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推进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剐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要科学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水平。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
学科是科学发展成熟的结果。“某个科学研究领域。只有当科学研究成果沉淀到一定程度,形成了特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部调整增设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时增设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内的五个所属二级学科,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以“法定”地位,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中的地位,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专门人才,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世界形势、条件和时代背景以及实践都发生了深刻而又重大的变化,在这一历史演进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出发,以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进行长期不懈的探求,保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旺盛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中国共产党85年来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l2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廓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从学科的高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国人民追求文明进步的客观必然。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正在黑暗摸索的中国人民以强烈的思想震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严峻课题,就开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艰辛探索。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概念,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动,为延安整风及进一步将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扫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创建了思想基础。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所做的《论新阶段》报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科学的阐述,正式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这标志者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入了更加自觉的新阶段。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学术界的观点虽不尽一致或者说有多种含义的概括,但综括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种界说,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加以说明。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使其适合中国国情,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二是在确认马克恩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三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又要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统一。四是正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原本条件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本身就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举。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在于破除教条主义,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并用中国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的具体的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即形成并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