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中国化研究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固有特性,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发展建设,应该围绕坚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等重大现实问题展开。
第一,坚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国情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实践,也体现中华的优秀传统,并吸取别国主义经验教训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是承认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是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只有坚持指导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第二,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性、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殊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而展开。要科学、研究论证和客观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蕴含着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经验,要从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出发,分析、研究和解决新的理论问题。
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一是必须克服教条主义的影响,排除思想障碍。不排除理论创新的思想障碍,扬弃经历史证明是不正确的或过时的观点和论断,创新无从谈起;二是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敢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特性,内在地要求通过学科建设,充分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是自觉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创新。
第四,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涵盖若干个所属分支学科,即二级学科,各个二级学科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和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居于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理应承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功能,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学术贡献,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
第五,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展开。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到政治理论课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