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在者、教师、学生以及外部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影响了合格高职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深入研究,推动了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性质上有别丁普通,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在各级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推动下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困境、教学改革研究作初步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进一步研究有所参考。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困境
根据影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因素,研究者认为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从校内因素看,主要有:
(—)管理者
1.认识不足,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高职院校由于面临生存压力,适应需求就成为领导者改革的方向。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错误思想往往使领导者只注重专业学科的建设,却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停留在口头上,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课时可增可减,社会实践可做可不做,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不积极配合,相互推托,没有专人负责致使教学难以有效实施。
2.投入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合班课、“超大”班级上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在资源配置上,没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证。
(二)教师
1.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和双师型教师偏少。
2.数量不足,兼职较多,专职缺乏。大多高职院校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因此相当一部分教师理论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偏低。有许多教师是从别的理论课教学中转过来的,缺乏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
3.教师个人收入相对较少,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境地尴尬,社会地位偏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师头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许多理论课教师对理论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这一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缺乏严密的科学体系。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有待提高,片面强调教师主导性,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不少教师眼界视野不宽,观念落后,人文知识欠缺,表达呆板平淡,不够生动、幽默、有趣,缺乏吸引力。
(三)学生
l、价值观上的功利化倾向使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用,存在认识误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使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品质较为突出,价值观实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
2.双重性格较为突出。受社会不良现实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能近能远,能屈能伸”的双重个性较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任务很重。
3.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目标和信仰,在进入大学后就失去了学习的“航灯”,茫然并缺乏学习动力,无视校纪班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思想情感不稳定。国内外的诸多社会问题激起了当代大学生的诸多思虑,他们满怀激情但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希望和失望交织,思想上往住是不完全成熟的,带有走极端倾向和逆反性情感。
5.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差异突出。由于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除了高中之外,还有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和初中起点的生,来源于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大,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素质较低,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