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五个“统一”(2)

2015-12-26 01:08
导读: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的理论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保持相对固定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的理论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

  但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的内容,也不能盲目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教育置于开放的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西方的封锁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现在,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积极置身于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之中,又要勇敢置身于与各种错误思想的碰撞和斗争之中。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相同步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自我开放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内容。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建设,这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相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和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与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传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有机统一在一起。一方面,教育者的传授引导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离开了教育者的传授引导,受教育者思想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只能是自发的甚至是盲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难免偏离方向误人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坚决反对教育“自发论”和教育“取消论”。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方式,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信息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实现知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现代教育越来越趋于平等性、性和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做到传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着力改变过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所处的不对等地位,切实改变教育者高高在上、生硬说教的现象,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爱护人、关心人。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要努力改变以往单一的居高临下、“你打我通”、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在对话、交流、沟通之中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需要,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真正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理论教育真正内化为人的思想和意识。

  五、坚持灌输性与渗透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灌输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会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善于运用通俗的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资料丰富。另一方面,要根据群众的心理需求、生活需要、需求,努力把理论教育渗透到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管、寓教于乐。最好的宣传是不像宣传的宣传,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不像教育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老是“挂在脸上”、停留在课堂上,必须渗透于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各种形式之中,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文化的形式宣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与优秀文化的结合点,不断加大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度,不断拓宽先进思想文化的渠道,使一切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我们宣扬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切实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和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现代传媒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的影响力。

上一篇:浅谈《光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