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上“四性”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能随意割裂。那种认为阶级性、革命性同科学性、真理性是不相容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使命要求正确地反映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接近客观真理,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要求。同样,越是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彻底革命的要求,就越能深刻地认识客观规律,揭示客观真理。为无产阶级开辟了认识真理和争取解放的光辉道路。“四性”贯彻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
二、投身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但要求认真读马列的书,接受系统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强调参加实践、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密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毛泽东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习和运用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世隋、国情、社情、民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确立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许多伟大成就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又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广阔前景。但必须看到,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优越性还未充分体现。当前,在发展中逐步凸显出来的一些社会矛盾,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如因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城乡矛盾和东西部地区的矛盾,因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而产生的贫富矛盾,因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而导致的党群矛盾和干群矛盾,还有人口、资源、、教育、住房、医疗、养老保障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才能了解这些国情、社情和民情,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并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一些人不顾我国的国情,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散布一些错误的理论,制造思想混乱。例如:有的人鼓吹新自由主义,主张上搞全盘私有化和自由经济;上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人民专政,否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思想上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有的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肆意篡改恩格斯的思想,将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树为社会主义的正统,歪曲我国改革开放的某些措施是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等,从根本上混淆了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同民主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有的人鼓吹“普世价值”论,将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奉为教条,企图以此为准则,把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引入歧途;有的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和歪曲革命历史,特别是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为争取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斗的现代革命史等等。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其实质就是要抛弃“四项基本原则”,否定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同时,要对广大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是广大青年理论工作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炼本领的有效途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途径,可以归结为两条,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二是投身社会实践,同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基本劳动群众相结合,培养劳动人民的情感,同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着力解决为谁服务这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胡锦涛指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将执政为民作为重要的政治理念,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世界观。我们应通过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树立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生追求,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
现在人们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谈得并不多,重视的程度也不够,这是值得注意的。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如果忽略主观世界的改造,势必带来很不好的乃至严重的后果。有不少党员和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没有经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执政的考验,脱离人民群众,背离党的根本宗旨,贪赃枉法,腐败堕落,走上犯罪道路,这同不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引以为戒,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律己,谦虚谨嗅,戒骄戒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影响,克服言行中的缺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担当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