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性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效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一个双向受益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得到改善的根本所在,它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以有力支撑,又将使其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和适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加强和改进也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它在夯实学科建设基础的同时,其效果也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就和水平的重要展示平台。因此,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向共进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这种研究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门科学,没有多少真正的学问,更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课呢?果真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吗?回顾一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实践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充分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并给予其应有的科学地位,还必须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过程中,特别是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要想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必须有坚实的学科支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关系,“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就没有了课程依托;而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会因缺乏学科支撑而难以持续发展。只有在学科建设中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发展,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要求进行建设,才会提高自身的科学品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在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那就一定要把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作为学科来对待,课程改革和建设自然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基础之上。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会失去科学性,也会因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
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力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密切相关。如何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力度,除了学科本身的理论建设外,包括学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规律的探索等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都应该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范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关于我国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所当然应该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科学研究项目范围加以研究。通过研究,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育教学途径探索的有益成果,用对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所作出的有深度、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解答,来武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并丰富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于浓厚的学术性之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实学科基础,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建立在最新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