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贯彻整体性原则

2016-01-24 01:0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贯彻整体性原则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是人类史


  摘要: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是人类史上的创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观念整体”到“现实整体”的转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使该学科成为一种内在性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得以建立的起点,而打破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理解上的传统思维,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构的起点。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整体性;体系建构

  近两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发生三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和中国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其意义主要不在于我国学科体系的完善,而在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殊思想体系理论上具有的科学意义以体制、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一次革命,这样的革命似乎只能在现实发生。所以,就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况来说,还是“风景这边独好”。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创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观念整体”到“现实整体”的转变

  在马克思主义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之前,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专业(也称二级学科),分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其他学科领域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教学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学等,则不成为独立的学科、专业,而是其所从属的一定学科、专业的一定研究方向。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分散存在,削弱或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意识,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较少成为教师和学生们的研究主题和谈论话题。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通过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或者说,只有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要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受到的伤害、马克思主义发展遭受的曲折,原因一般都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遭受了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历来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

  以往那种由学科设置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散存在,是“肢解马克思主义”的不自觉的形式,并由此产生一种“泛马克思主义”观念。这种观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与非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界限相对化(其结果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边缘化),就是在学科意义上既把哲学的、经济学的和政治学的各马克思主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看作是“搞马克思主义的”,也把诸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等,也看作是“搞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一个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问题研究的具体要求和从这一要求出发的关于建立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的要求,就用一种“泛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整体”(实为“虚拟整体”)掩盖了和代替了。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及其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向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不管这种渗透性是强还是弱)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现象,它毕竟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的扩大,既有利于各个具体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学科渗透中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学科性的分散存在(即便它表现为一种全面性的分散存在),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存在不是一回事。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散性和广泛渗透性存在,又往往成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存在的抵抗因素,因而也就成为我们在理论上和学科设置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的原因。

  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持一种自觉的态度的话,在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体制上,就要打破那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的“观念整体”、“虚拟整体”,而构建一种其存在的现实整体。这个现实整体,就高等教育的学科体制来说,是独立的综合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立;就与此相关的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建制来说,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和教学的专门机构的建立。

  现在大体来看,这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过程中,从综合的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要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立实现了,一些高校也纷纷成立了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和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或马克思主义学院。所以,以上议论只能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独立的综合研究和教学单位建设的合理性的论证。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