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理论原理反映在基本原理中,理论发展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理论运用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修养和基础的上。二是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中把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贯穿于思想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三是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两个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一个是中国近现代史,强调发展的历史,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四是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的统一。同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做到的“四个统一”,体现了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依托。
这里所说的教材建设,不是单纯指编写教材,而是在已有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如何更好解教材和使用教材、如何挖掘教材的深层次内容,这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如何完成任务,如何不辱使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的前提下必须研究,即真正树立“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新理念,真正成为“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践行者。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最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者。在新课程体系中,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将教材引入课堂教学的中介,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目前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但正如有学者所言,“学术带头人匮乏,学术气氛不够浓厚,教师普遍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刻理解不够,问题意识不强,缺乏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把握和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创新研究能力。”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相关学科在内容上有联系性、交叉性,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通识性。在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基础上,不断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反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根本。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既要适应大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把反映时代精神、生存方式、社会思潮变化大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关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学者给出了明确答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面对教学内容的变化,面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接受新知识方式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也是对形势和时代要求的回应。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讨论各种理论问题;教学过程外,教师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一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在保留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在学理论中更多地思考现实问题。课堂教学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想教育的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与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的教育结合起来,以保持思想教育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深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