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最近,我们初步形成了学院对按照新学科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并改革培养办法的新设计。考虑到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时间不长,下设的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再加上目前导师队伍的现状以及研究生招生指标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决定实行过渡阶段的招生和培养办法。从招生来说,初试按一级学科出题,复试再侧重二级学科内容,研究生按二级学科录取。从培养来说,主要按一级学科开设课程,同时兼顾二级学科特点,研究生按二级学科作论文,最后按二级学科。与此同时,根据学校总的政策变动,学院调整培养机制,增加了导师要为所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科研经费的要求。这项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的导师应该有重大的研究课题和必要的研究经费,它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开始阶段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在大的方面不可能也不应该例外。
三、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新举措
要搞好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最重要是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教师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教师学位高(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已占93%)、好、科研能力强、视野开阔、掌握了科研和的现代技术手段,他们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我们坚决地把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这些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来,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他们的成长。
学院的政策明显向中青年教师倾斜。比如,在实行了岗位津贴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以往教授、副教授、讲师分乘不同系数的课酬发放办法,而实行了“同工同酬”。而且,在北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酬计算中也没有“重复班”的概念,而是同样对待。比如,学院在组织科研项目时注意向中青年教师倾斜,而要求教授们着重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即使是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也重在把中青年教师组织起来。再比如,将学校分下来的带有指标性的奖励名额和学院自己设的奖项,主要给中青年教师。还比如,从2006年开始,我们改变了以往以教授职称为先决条件遴选博士生导师的做法,使得具有博士学位、各方面表现出众的副教授,经过遴选,也具有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等等。
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护。学院改变了以往晋升职称在科研成果上向学校要照顾的做法,而是在硬件条件上必须达标基础上的竞争。尤其是对于中青年教师,无论是提副教授,还是提教授,都不降低在硬件条件上的标准。这样做,对于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特别是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学院要求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上全面发展,要防止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个别教师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不关心集体的个人主义倾向。我们要看教师讲课的课时数,但更主要的是看教师讲课的水平和效果。从一开始我们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目标定在精品课程上。我们对精品课程实施奖励,使得各门课程的实际课酬是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的不应在课时的多少上分优劣,而应在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上比高低。
近年来,学院已经在中青年教师中涌现了十几位学术带头人,他们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骨干。其中,有4位被认定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青年骨干教师;有3位中青年教师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有3位中青年教师在教育部主持的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教学示范片中担任主讲任务。有多位中青年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他们的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多项奖励。
我们注意到,学院从2007年开始,将会遇到又一轮老教师集中办退的时期,这有可能给学院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不必为此而担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青年教师经过学习和锻炼,他们一定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栋梁之才。
与此同时,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用人机制,打破人员单位所有制的局限和教师个体劳动的惯性,以学院现有的教师特别是知名教授为主,同时一定要从学院之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促使教学效果的好转。在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下,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支持教师的专业培训、课题申报、学术会议、、出国访问等方面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