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思考

2017-08-04 01:0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校企协作的办学形式,是进步职业教育质量
       校企协作的办学形式,是进步职业教育质量、进步学生素质、进步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变革的中心和关键。为此,笔者对职业院校展开校企协作在武汉调查了几所学校,停止了特地研讨。

  一、校企协作的形式和意义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自然的渊源。我国职业教育的鼻祖黄炎培先生1917年5月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于1918年创立中华职业学校,随后他又树立了校办工厂,并与相关企业协作,让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实习技艺。从那时起,在近代工业快速开展的推进下,一些企业相继开设了实习工场,构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协作形式雏形。建国后,在方案经济时期,为了培育技术人才,企业办学、行业办学比比皆是,各行业、各企业都办有本人的中专、技校,当时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企业(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随着市场经济的施行和国度教育制度的变革,企业和行业逐步与各自主办(管理)的学校别离,职业技术教育从企业中逐渐独立出来,但理论中又开展到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校企结合,在学校与企业的博弈中,两者的协作关系未减反增。近些年来,国度陆续出台了一些鼎力扶持职业教育开展的政策,对增强校企协作提出了更明白的请求,校企协作必将迎来一次大的开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实践上,校企协作的方式办法很多,在“以效劳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导下,国内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努力探究校企协作的最佳形式,努力构建校企协作共赢的平台。一是普遍采用的“2+1”形式。学生前两年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院37个专业全部实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二是“订单式”人才培育形式。与企业协作办学,培育企业急需人才。如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终年办有13个订单班。三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形式。由学校出场地和师资,由企业投入资金,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同时,经过各种途径与企业协商,在企业树立实训基地,让学生经过消费、理论,学到实践学问和技艺。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由学院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备设备与技术人员,在校内共同树立实训室8间,与173家企业树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四是“半工半读”形式。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协作制定培育计划,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交替停止完成学业。同时,职业院校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规范的对接,积极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结合展开人才培育,努力完成培育目的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鼎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努力增强“双师型”教员队伍建立,等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校企协作是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开展的共同之路、殊途同归。经过校企协作,对职业院校而言,能够处理办学条件、育人形式、学生就业三大问题,有利于学校从封锁向开放转变,从方案培育向按市场需求培育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能够建立供需对接的专业,推进课程变革,改善教员队伍构造,创新师资培训形式,控制市场信息,补偿设备设备缺乏的缺憾,树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理论教学的条件,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经过校企协作,对企业而言,能够处理产品消费、培训员工、智力支撑三大问题。建立创新型企业,需求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艺人才,需求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与学校协作能够使培育的人才更好地顺应企业的需求,缩短就业“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本钱和劳动本钱;能够使在职的员工得到继续的培训和进步;能够引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应用学校智力技术人才的优势进步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校企协作,对学生而言,能够处理学生工作经历、职业才能、信息缺乏的问题。经过顶岗实习、工学分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历。经过顶岗实习、工学分离,使学生的入手才能、综合剖析才能、独立完成工作的才能和应变才能等这些职业岗位才能得到很好的培育和锻炼。经过顶岗实习、工学分离,使学生熟习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请求,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取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学校也把握了行业开展趋向,控制了企业用人需求信息,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就业情况。
  校企协作越来越遭到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和注重,并获得了宏大的成果,但其在快速开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艰难。二、校企协作中的问题与艰难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校企协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兴旺国度相比,我国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相对落后。目前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和国度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职业教育规章和一些中央性法规、规章,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校企协作处于比拟自在化的状态,常常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学校为了进步学生素质,积极寻求企业协作;企业不愿付出本钱,并且担忧出平安问题而消极看待,招致绝大多数的校企协作处于浅层次协作阶段,协作的形式相对单一。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只强调了企业的义务,却未同时明白企业应享有的权益,没有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协作的积极性,校企协作制度无法构成。

  2.学生实习的平安缺乏相应的保证制度。校企协作使大量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已被明白规则为技艺人才培育的重要一环,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平安问题缺乏相关的保证。最突出的问题是实习生不受现行《劳动法》的维护。由于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成局部,是一种培训性质的学习,因而实习生和实习单位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来了一系列平安隐患和社会问题。诸照实习生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不测伤害保险费,也没有制度规则,完整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协商。例如不测伤害保险费的问题,有的是学校交,有的是企业交,有的基本没交。加之实习生是刚接触岗位的“新手”,很容易呈现人身伤害等平安问题,实习生发作不测后的义务如何界定等等问题,缺乏实在可行的保证制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协作的安康开展。

  3.职校教员职称评定体系不利于理论型师资队伍建立。目前在职业学校里,年轻教员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员大都没有一线的理论工作经历,实践入手才能普遍比拟差,这就请求职教教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神去学习理论学问,参与理论活动。而如今国度对职业院校的教员职称评价没有思索职校教员的特性,和高等院校的教员的职称评价体系相同,他们的实践操作才能、参与理论的时间精神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理想产品等并未列入教员的职称评价体系,用普通高等院校教员的职称评价体系来评价职校教员,形成了职校教员的理论和职称脱节,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他们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积极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社会对职业教育和展开校企协作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以为普通教育能够成就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则似乎“低人一等”;有的人将职业教育同等于普通教育,以普通教育的目光去对待职业教育,以至以为让学生去企业实习锻炼会是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有的人以为展开校企协作是学校耽搁了学生学习,是学校为理解决师资、实习基地等缺乏以及疏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求。在企业方面,固然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校企协作的必要性,但顾忌重重,在协作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怪现象:一方面企业开展不时提出需求大批高技艺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职业教育的冷漠。

  三、增强校企协作的几点考虑

  1.进一步转变观念,进步对校企协作重要性的认识。黄炎培先生明白指出:“职业学校的根底,是完整建筑于社会的需求上,职业学校从其实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这就是说,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需面向社会办学,主动顺应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求,为经济建立效劳。另一方面社会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气都必需积极参与兴办职业教育,这样才干较好地处理办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使职业教育事业不时开展壮大。推进校企协作开展,需求中央政府与院校、企业三方转变观念,对各自承当的角色停止精确定位,明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关于学校而言,应充沛发挥在校企协作、工学分离教育方面的主动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训计划,积极探究与本校、本地域开展需求相分离的校企协作的教育形式;关于企业而言,不应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应实在采取实践行动,参与校企协作,共商专业规划,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催促教学质量,共同承当起为社会开展培育合格人才的社会义务和任务;关于政府而言,应增强对校企协作教育的支持力度,经过立法、政府补贴等方式,积极为校企协作搭建平台。同时,政府、学校、媒体应增强宣传与交流,更新教育观念,并经过树典型、设奖励等措施,激起企业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有利于职业教育安康持续开展的社会风气。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树立健全校企协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树立完善有利于推进校企协作开展的政策法规,如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或《劳动法》,使学生实习权益保证有法可依。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方法,明白政府、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义务,使校企协作制度化、标准化。经过参数调理,以税收、财政为主要调控手腕,引导经济资源流向职业院校,采取方案手腕,引导院校高程度教员和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双向活动,共同参与院校的教学变革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自创西方国度展开协作教育的胜利经历,政府公共财政设立校企协作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校企协作、主动承受学生实习、承受教员参与理论的企业给予补贴,引导大企业承当更多的社会义务;关于校企协作效果显著的企业和院校给予奖励。政府也能够经过恰当减免税收等优惠方式来进步企业参与校企协作的积极性。

  3.细化和完善校企协作中详细的保证机制。(1)树立和完善鼓励机制。职业教育是一种昂贵的教育,需求企业的积极参与,完成资源共享,企业需求投入一定的人、财、物,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担负和本钱。倡议政府制定鼓励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规范,规则严厉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协作停止全方位的评价。到达规范的,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或税收优惠;树立校企协作的先进典型,鼓舞和支持企业投资学校,鼓舞企业为学校办学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实习师生劳动报酬等条件;鼓舞学校投资企业,合理有效应用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节约企业运营本钱,提升产品和效劳质量;对展开校企协作成果突出的职业院校也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支持其优先开展。(2)树立学生实习保证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由政府出台并树立相应的实习生制度:一是实习生平安管理方面。明白学校在实习生平安管理方面的义务,实习单位在实习平安管理方面的义务。二是树立实习生义务保险制度,肯定保险施行计划等。三是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及家长三方在学生实习事前就实习事项作出明白的商定,包括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平安保证、实习义务险投保义务及损伤赔偿义务等。经过制度明白义务,消弭学校、企业、家长的后顾之忧。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利用校内实训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