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技术创新与技术教育(1)网(2)

2017-08-26 04:16
导读:㈡加强“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谋职”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就是小型企业的建立。大批小企业的建

㈡加强“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谋职”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就是小型企业的建立。大批小企业的建立可以为现代经济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在农村,可有效减少农村闲散劳力向城市的流动,既可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又可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在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因经济转型导致的下岗压力,增进社会的安定。

美国近年来是公司裁员人数是最多的时期,但失业率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建立是重要原因。9月8日上海《解放日报》报道马陆镇近万农户中有半数农户通过发展家庭“七小经济”使每家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这种“七小经济”实质就是家庭式的小企业,是一定的生产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这对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高职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在创办小企业上,他们自身的技术条件比农民兄弟要强得多,如果有创业的观念和具备相应的创业技能,找到与市场的结合点,他们也能创办出一大批小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国际社会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日益重视,创业能力培养成为今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重要议题,大会在主要工作文件中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就业还是自我谋职都同等重要。”(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总结报告(摘录),《教育与发展研究》,1999/7)国际社会之所以重视创业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其一,根据预测,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取工资就业的岗位,并且这个比例会逐年提高,有些国家会达到50%,因此,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其二,一、二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会逐步缩小、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将逐步提高,经济形态日益向服务及资讯形态发展,只要少量的人力和办公设备就可以组建公司;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而所需设备的成本却日益降低,这为小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通过创建小企业自我谋职将是有条件的知识青年乐意选择的就业道路。

虽然近期的政府文件已经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创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和加强创业教育的要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12月),但这些要求还基本停留在观念上,并没有在素质教育中形成具体的规定,在课程中也没有加以体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不足。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我们总是把提高就业率的目光放在工资就业的形式上,成年为此东奔西跑,忙得不亦乐乎,而忽视了帮助毕业生自我谋职的努力。这种现象在高职教育中应尽快扭转。

由于大陆的高职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体,因此除了以行业为依托外,高职毕业生很难在人才市场中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竞争,这一方面说明目前高职的特色还不够鲜明,另一方面也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尽快将“创业能力”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渠道,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创业意识(态度)、创新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风险意识及风险计算,以及对企业经营概念的基本了解,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或活动加以规范。

㈢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师资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的问题日益突出,高职教育要改革要创新,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担任主角。

⒈转换角色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当Internet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体与普通人的生活日益贴近时,这种变化已经清晰可辨。依靠多媒体联网电脑,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多媒体光盘、CAI教学软件、远程教育网络、因特网搜索引擎和BBS等信息源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无论是系统知识还是有关专题的最新发展信息。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获取知识已经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教师的讲授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已经不能依靠知识的优势来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如果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那么他在教育中的地位必然会发生动摇。

传统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但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不是知识性的东西,没有同教师的高质量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没有教师的悉心指导是无法培养的。因此,如果说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那么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第一要素必然是教师,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师如果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转换角色,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⒉用新的标准评判学生

创新倾向、创新能力应该成为首要标准。我们在的教学中常常是对学生要求多、批评多而肯定少、表扬少,而在较少的表扬中较多的是“聪明”、“基础好”,“学习努力”等,极少有对创新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在所有的表扬中,“创新”也绝不是最高的评价。由于这种批评和肯定是教学过程中和师生交流中普遍的、经常的现象,因而它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许多人认为中国学生聪敏、好学,成绩好,但却缺乏创造力,是否同长期来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导向有关呢?美国人常用“good idea”、“a creative person”来赞扬人,用 “try”来鼓励人,美国青年表现出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与他们表扬人、鼓励人的方式有关呢?决定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必须首先考虑用与核心素质直接有关的标准评价学生。

⒊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创造出使知识和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它将海量的信息储存能力与几乎个人化的利用和广泛的传播结合起来。信息技术也常以超出我们预料的速度向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渗透。两年前在上海举行的两岸三地终身学习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我们的学生只要能够使用浏览器就够了,不必掌握网页(home page)制作技术,因为那是专业人员的工作,然而今天,网页制作已经成为从事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大部分办公室文员在2-3年前只要掌握字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即可应付一般的信息处理事项,而今天,这些技术已远远不够了,图象处理、e-mail通讯、网络信息检索及发布、电子商务等已经成为办公室的必备技术。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即将进入小学的每一间教室,我们学校的教室大规模联入Internet的日子也不会很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将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技能。为了迎接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上海在近五年来已有约200万人次的市民和干部参加了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性扫盲。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教学环境变化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比普通市民和干部更多的信息处理技术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任务。

 

五、结语

㈠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传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场所;高职毕业生不仅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参与技术创新的活动。

㈡以技术创新为背景实施技术教育有助于使学生了解未来技术工作的环境,加强技术能力的训练、激发创新意识。

㈢加强“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尽快将“创业能力”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渠道。

㈣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总结报告(摘录),《教育与发展研究》,1999/7


2.李春红,国家创新体系与高职教育面临的制度创新,《职业技术教育》,1997/7


3.[美]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8月


4.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月


5.施今伟 黄宇,刍议“知识经济”将引起职业教育的变化,《教育与职业》,1998/11


6.王式正 曹育南,关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8/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