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教研组 目标管理 实践
摘要: 本文从领导重视,创设氛围;确定目标,完善制度;教研组长的培养;加强目标监控;做好考评工作五个方面陈述了为什么要实施教研组目标管理及学校教研组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教研组是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打造名师工程,立名校,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教研组工作。那么,学校该如何加强教研组管理呢?我校以目标管理为突破口进行了探索。
一、领导重视,创设氛围
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对教研组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关系到教研组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问题。学校选拔行政人员应考虑到学科比例,力争每一教研组都有领导挂钩,把教研组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教科处,形成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科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为了搞好教研,加强教研组与年级组的结合,我校要求年级组长不能局限于抓班级管理,要学会抓教学教研工作。为此,学校积极引进课题,并让年级组长担任课题组组长,年级组长对各学科教师比较熟悉,横向联系较多,能总体把握综合进程,年级组长重在指导备课组落实课题,教研组长从纵向指导备课组,重在分析现状,探讨教法,研究课题,改进手段,确定策略。年级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结合点,相辅相成,构成对教研课题的立体管理网络。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对教研组的管理,创设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确定目标,完善制度
教研组工作目标是教研组为完成教研任务,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教研组工作的质量规格标准。是教研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研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是检查和评价教研组工作效果的依据。实施目标管理,要求领导要率先转变观念,了解领先的教研要求,制定出适合本校的教研组工作目标。我校地处贫困地区,在“科研兴校,把我校办成教师进修学校”的总目标下,结合实际,拟定了包括教研活动过程、教研活动质量、教师培训、学习反思、教研成果、课题研究、教研组档案等15个内容的教研组工作目标,这些目标,体现了把我校建成什么样的学校。要实现这些目标,单靠说是不行的,要靠制度建设来保证。科学的目标和制度能使教研组工作规范化,能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有效提高教研组管理的效率。为此,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其中主要的是岗位责任制、教师学习制度、课题管理制、考核制、津贴发放制。如行政岗位责任制中规定了参与教研活动的程度,听课节数,科研要求;教师学习制度规定了教师学习反思的方向,案例篇数;课题管理制中规定科研成果与教师评优晋级联系,津贴发放制中规定了教研工作与津贴分配挂钩等。这些制度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教研组工作目标的实施,保证了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教研组长的培养
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人是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研组长是教研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教研活动的活力,教研组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就是学校的一面旗帜,能团结教师激活本学科的教研活动,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重视对教研组长的培养。领导一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做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鼓励他们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外地教研工作经验,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外校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养和教研管理能力;二要让他们参与教研组工作目标的制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他们会有认可感和成就感,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工作搞好教研;三要支持他们的工作,经常与他们交换意见或组织组长交流会,肯定他们的成绩,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尽力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四要指导他们协调好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必要时主动帮他们承担责任,帮助他们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五要放权,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考核、经费使用、备课组长人选等让他们放手去做,不要怕他们做不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才会尽快成熟;六要适当给一定的津贴,责、权、利相结合,他们才有做好教研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