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预备技师培养探讨(1)(2)
2017-08-26 04:16
导读:4.实训基地建设分区式、模块化 我们对钳工技师实训基地,采用模块化分区。根据教学模块,设置教学讲解区、加工操作区、分析检测区和故障维修区。
4.实训基地建设分区式、模块化
我们对钳工技师实训基地,采用模块化分区。根据教学模块,设置教学讲解区、加工操作区、分析检测区和故障维修区。学生在讲解区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加工操作区由生产实习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对设备结构及使用方法能比较全面的掌握,并且能够在分析检验区对所加工的产品或机床进行检验、调试。对于常用机床容易出现的各种故障与维修的学习则安排在故障维修区进行。实行分区式模块化教学,可以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边学边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组织者和咨询员的角色,体现了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5.教材建设服务化,突出能力训练
我们结合各教学模块,提出以能力单元训练来开发教材,如“特殊孔、难加工材料孔的加工操作能力训练”教材按能力递进层次排序:第一阶段,首先提供几个典型的关于小孔、半圆孔、相交孔、深孔等实物及加工这些特殊孔的钻头供学生分析,介绍这些孔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性能作用等)及各钻头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第二阶段学习操作过程,此时教材需要介绍各钻头的刃磨技巧、钻削前的注意事项及参数的选择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前胸有成竹;第三阶段总结过程,介绍加工这些特殊孔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三、校企合作
我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理念,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为钳工预备技师培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强化校企合作理念
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中提出“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创新预备技师培养模式”,标志着校企合作将由过去的倡导转变为一项制度。因此,职业院校要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从为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拓展校企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化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钳工预备技师的培养中某些高新技术问题,如典型机床的安装调试、故障维修等仅靠学校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我校的做法是:(1)共建基地。由学校在企业建立培训基地,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协商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例如:我校与济南第六机床厂共建的2M9120万用磨床生产基地,企业根据2M9120万用磨床上加工的零件如法兰盘、轴、齿轮、轴键、罩杆、支柱、底座和T型块等,安排我院部分优秀学生在车床、铣床、钻床、滚齿机等机床上实习,而此磨床的安装调试包括使用后的故障维修则在工厂师傅的带领下,由我院钳工专业学生完成。学生进入生产车间后,要严格遵守一切
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去操作和检测,要承担一定的工作定额,出了次品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经历真刀真枪生产体验后,学到的不仅是真实的生产本领,而且能促进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心理的养成。(2)互动协作式。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开发、教学设计、实践课教学等,同时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预备技师培养中的高新技术模块和技术攻关模块的拟定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2005-2006年我院机制工艺系组织对济南柴油机厂高级技工进行技师培训工作的同时,物色了多名技术骨干作为我院预备技师的客座导师。(3)共享共赢式。企业向学校相关专业无偿提供或优惠提供建设材料及专业设备,学校则提供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我院长清校区的建设得到了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如莱钢集团向我院优惠提供了钢材等建设物资;为解决企业急需岗位工人的问题,我院与莱钢签订协议,派学生去实习,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双赢。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工学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师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推进这项改革难度很大,需要加倍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立雪.高职教育发展的喜与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2]刘显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
[3]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2005.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