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育评价:复杂的人与薄弱的评价理论(1)

2017-08-27 02:0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教育评价:复杂的人与薄弱的评价理论(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当前在

摘要:当前在思考教育评价的改革过程中,普遍的思路和做法是从评价本身来寻找改革的出路,这只思考了评价问题自身的内部理论方面问题,实际上教育评价最终要为社会教育实践服务,外在的社会实践对教育评价改革本身是有制约作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当前单从教育评价来思考教育评价改革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出路,因为来自评价外的社会制约因素往往对评价改革有更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选拔性教育评价这一社会影响很大的评价工作,任何的改变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除了从评价本身来思考如何改革外,更应该尊重来自于社会对评价改革的意见,从评价的外部影响因素来思考改革,更好地解决复杂的人与薄弱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选拔性教育评价;监测性教育评价;评价要素;评价原则;

Abstract: At present ,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a general tendency is to find the outlet of reform in the evaluation itself, which just talk about the inner theory of the evaluation. In fac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will ultimately serve for the social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itself will be restricted by social practice. That is to say,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find an ideal outlet for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by only thinking about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Because the outer social restrictive factor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aluation reform, especially in the evaluation reform for election which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society. As any innovation is doom to result in many social problems, we should not only think about how to reform from the evaluation itself ,but also respect the opinions from the society on the evaluation reform, and think about the reform from the outer elements so a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omplicated individual and weak evaluation theory.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for elec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for examination; evaluational factors; evaluational principle

一、基础教育评价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基本上都由为什么要评、怎样科学评、评价谁、结果怎样应用、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等七个基本要素构成,但是不同的教育评价关于七个方面的内涵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评价任务可以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方案,这种针对性,规定着某一种教育评价方案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改革的时候应该首先确定的前提条件是:在理论和实践上,你所使用的教学评价的七个要素定位符不符合你所要解决的教育评价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要求,能不能很好解决你所要解决的评价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矛盾和问题时,两者能不能找到结合点,这是我们进行评价改革首先要确定的态度和出发点。根据我们前面对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和评价的分类,我们可以对选拔性教育评价的要素特点和质量监测性教育评价的要素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基础教育评价的认识(见表1),有利于解决当前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瓶颈问题。

表1 选拔性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测性评价在构成要素上的比较

通过表1对选拔性教育评价和监测性教育评价要素的比较,我们对两类评价的结构要素特点有了以下基本认识,为我们在现实教育改工作中正确选用不同评价完成不同任务找到了新的思路。

(一)选拔性教育评价的特点与适用领域

通过对两类评价要素和结构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选拔性教育评价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特点:评价的功能侧重于甄别和选拔;评价的对象关注结果;评价的主体相对单一;评价的结果要求准确公正;评价的内容要求客观可评、一专多能;评价的组织要求规则严明,“运动员”与“裁判员”要划清界线,不能既是“动动员”又是“裁判员”;评价的方法注重量化;评价实施要求可行、可大面积操作;评价的状态是看一个人静态的现实状态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见表2)。

表2 两类不同性质教育评价的实施主体、评价对象和规则要求比较

从表2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两类不同教育评价的本质区别。教学监测性教育评价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类评价的目的是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为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服务。其典型特征是过程性、非功利性、发展性。

(二)质量监测性教育评价的特点与选用领域

比照选拔性教育评价的特征,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质量监测性评价有如下的特点:(1)评价功能侧重发展和问题发现;(2)评价对象关注过程;(3)评价主体多元以及自评互评;(4)评价结果应用于反馈激励以及改进工作;(5)评价内容注重全面综合三维发展;(6)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定性定量相结合;(7)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双向互动,互相促进;(8)评价实施小型多样,简便易行;(9)评价规则组织内定自我约束;(10)评价状态针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工作过程,关注动态发展,是动态的能力水平。

从以上两类不同性质,完成不同评价任务的教育评价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评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它们可以分别解决工作中的不同的教育评价问题,两者性质不同,可以分别完成不同的评价任务,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两者也不能互相取代。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实施教育评价时,我们对教育评价质疑最多的是要用这两类评价中的一种评价来取代另外一种评价,特别是提出用质量监测性评价来取代选拔性教育评价。这显然犯了一个方法论上的错误。因此,如果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仍然沿袭这一两难的思维方式,势必给我们评价改革带来两难的困境,这也许是我们当前评价改革进展缓慢难以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解决这一两难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思路:(1)根据不同的评价工作需要,在这两类教育评价中找结合点,进行优势互补;(2)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教育评价在不同领域的作用,使其各施其职,一个用于评价过程,一个侧重用于评价结果,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不要违背规律地要一种评价向另外一种评价转向或者转轨;(3)寻找这两类教育评价的内在一致性,互相支持性,也就是说过程与结果是统一的,知识和能力也是统一的,在这里我们认为两者都统一在了教育的质量和学习的质量上,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统一在人才的培养质量上(见图1)。

图1 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和教育升学的基础与结合点

而升学选拔性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升学和就业选送人才。其基本要求是,学生是“运动员”,在评价中他有利益,他不能参与评价当“裁判员”。这类评价要求公正、公开、公平、可操作。其典型特征是终结性、选拔性、功利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思考教育评价的改革过程中,当前普遍的做法是从评价本身来寻找改革的出路,这只思考了问题的内部方面,实际上教育评价最终要为社会教育实践服务,外在的社会实践对教育评价改革本身是有制约作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当前单从教育评价来思考教育评价改革往往难以找到出路,因为来自评价外的社会制约因素往往对评价改革有更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选拔性教育评价这一社会影响很大的评价工作,任何改变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我们更应该尊重来自于社会对评价改革的意见,从评价的外部影响因素来思考改革。

二、基础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科学有效性原则及要求

教育评价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拟测属性与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若两者相一致,即认为有效;反之,有效性就低。所谓拟测属性,即是打算要测量的东西,它应反映拟测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有效测量必定涉及对拟测属性的理解、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测量手段的问题。

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检查性评价,其有效性应该体现在能不能找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提高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作为选拔升学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评价,其有效性应该体现在是否能为学校下一阶段的教学挑选到适合的优秀人才,进行深造。也就是说,质量管理型教育教学评价工作,指向的是现阶段的工作效果的检查和校正。升学选拔性评价工作指向的是为学生、教师适应今后的教学任务服务,为高一级学校教育培养目标选人。因此,我们在开展评价工作的时候,要将这两类评价区分开来进行研究。对现在的质量管理评价我们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对升学选拔性评价我们要更多地考虑高一级学校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实际上我国现行的升学体系中,从初中毕业开始,学生已经开始了分流,即:职普分流,允许学生开始“术业有专攻”,在高中毕业升大学时,学生已经开始有了专业的选择,进行了二次分流,而在大学毕业升研究生时,又开始了第三、四次分流。这是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我们应该对这一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评价效度的针对性。在教育评价时,在效度上,我们必须尊重(见图2)。

图2 评价科学有效性的针对性要求

因此,升学考试评价的效度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应该考虑的是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什么样的人,个人如何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培养社会发展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因此,这类评价不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那种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一种允许尊重社会发展要求、尊重学校培养方向和个人兴趣与特长的选择性教育评价。这种评价是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一种简化可行的评价,当然,前提是尽量科学有效。这也是评价理想与现实结合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对评价工作进行改造时,我们遇到了一个不能回避的评价难题,即“复杂的人与薄弱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这也是影响当前评价工作科学有效性的主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见图3)。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外语学习的三对基本概念辨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