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的关系。对话型教材的编写,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注意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在于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当前的对话教学实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有效对话。
关键词:对话教学;偏差;对策
一、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关系
“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
(一)对话型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真正实现,需要让教材成为与教师、学生平等的特殊对话者。所谓平等,指这三者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特殊,指“对话关系无疑绝不等同于实际对话之间的关系,它要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两个表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相距很远,互不知道,但只要从涵义上加以对比,便会显示对话关系,条件是它们之间只须存在着某种涵义上的相通之处(哪怕主题、视点等部分地相通)”。[1]从这个层面上看,作者写作文本、读者解读文本,其根本目的都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探寻、解读和超越,都在追求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启示意义。
对话型教材该怎么编写?关键是要实现教材编写理念的一大转变,即从“教本”转向“学本”。教本的着眼点是学生是一个接受语言材料的容器。学本则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第一,教材应是一种潜在的未完成的文本,教材编制要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能引起学生与教材主动对话的兴趣和意愿。编者要考虑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机能,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文本素材,进行合理加工编排,以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
第二,教材设计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应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问题与讨论”中关于“狼”的专题共有四篇写狼的文章:毕淑敏描写了“聪明”“神勇”的狼;蒲松龄描绘了“狡猾”“凶残”的狼;《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充满兽性的狼;《狼和鹿》叙述了由打狼引起的生态失衡的事实。教材还通过“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应该用哪些词语来刻画?……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等语句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思考,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和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
第三,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有意义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所有这些素材(指课程素材)的教育意义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2]例如,人教版的《皇帝的新装》,设计了“你如在场,会如何表现”的练习题;苏教版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设计了一个类似诺曼底号遇险的情景,请学生提出处理办法等。文本成了学生阅读的一部分,成了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学生无法只是作为文本的旁观者,而是成长为文本积极的对话者,在精神上他和小乌龟一起生活,走进它的命运,思考它的生活,批判质疑它的生存状态。
(二)教师与文本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借,语文教材目前主要是文选式的。语文教学主要通过一篇篇课文进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没有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他就无法将自己的体验与学生分享,所谓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缺席,也易于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浅读、误读。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思考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比如教学《晶莹的泪珠》一文,教师通过与文本的深入交流,感悟出作者所着力褒扬的精神内涵,即尽管当今社会“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但关爱他人这种美德并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弃。教师心中首先拥有了一份感动。教师通过饱含感情的语音、语调,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一步步引入文本深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获得情感上的真切体验,并被文本所打动。这才是以情传情、以心会心。
第二,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主要通过言语形式表现出来。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语文学科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是一门探究言语形式是如何表达言语内容的学科。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也应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某位教师执教《孔乙己》时,抓住孔乙己来咸亨酒店的“排出九文大钱”的“大”字进行分析。(“排”字已经被老师们上课用得太多。)这简短的六个字,折射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此处“钱”字前为何用一个“大”字来形容?是不是孔乙己的铜钱比一般人的都大,货币价值比一般人的更高呢?非也。原来这里的“大”字语意双关,含义颇丰:既有意显示出这铜钱铜质上品,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小钱;同时又是对孔乙己的调侃,因为他是那么慎重,得用一个特写镜头将铜钱一枚一枚地排至九文,既给人一种越“排”越“大”的感觉,又使人感受到这九文钱在孔乙己心目中之“大”。用一“大”字,集中地显示了孔乙己当时的心态。一个迂腐、落魄,而又力图保持读书人斯文的穷书生便这样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人感受到孔乙己形象的可叹、可怜与可悲。教师在备课时抓住这一言语形式,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逐渐触摸到了孔乙己的灵魂深处。
(三)学生与文本
阅读教学的初读与精读阶段都可以进行生本阅读。在初读阶段,学生与文本的接触是整体的,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文章获得整体感知,对文章的重点词、句、段有印象,能抓住文章的基本轮廓,理清重要的人、事、物及其观点。而在精读阶段,则要走进语言的深处,熟读课文后提炼出观点,对句中之意、言外之旨进行“咬嚼”。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案例。[3]
学生自读课文后,一位学生说:“文中‘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一句,作者用词用得很好,景色写得很美。”老师就用这个话题让学生思考在这一句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一位学生说“五光十色,异常美丽”用得好,它们表现了海水美丽的特征;一位学生说“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杏黄的”这些词语用得好,它们具体地表现了海水美丽的特征;一位学生说“一块块一条条”用得好,它们表现了海水不同的形状;一位学生说“交错”这个词语用得好,它表现了海水种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美。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要求学生今后写作文时,叙事、写景、状物要具体,用词要讲究层次性。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某个学生的感悟“作者用词用得很好,景色写得很美”作为对话的话题,让学生运用“品词与学句”的方式,与文本再次进行交流、思考、碰撞。学生各展其才,对文章的写作特点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是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能容忍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各种想法,特别是那些看似荒唐可笑,实则富有想象力的想法,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整体性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文本,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从阅读的基础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等,形成整体性的参与。所以,在对话过程中,要避免重分析、轻综合的模式,不要离开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概念化地解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品味方面下工夫。
二、语文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培训未及时跟上等原因,产生了对对话教学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
(一)独白式“对话”
对话之初,教师就预设好了提问的模式和答案,抛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这样的“对话”实际上只是让学生“猜谜”而已。这是教师用“对话”之名行“独白”之实。如以下案例。
在《邂逅霍金》一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问:“你们读了本文的结尾几段有何感受?”一位学生马上回答:“我们要关爱残疾人。”他刚说完,其余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马上说道:“怎么会是这样呢?!霍金不仅是残疾人,更是一位科学家呀!社会应给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科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名誉和金钱,而是尊重和自由。”
在这个案例中,不能说这位老师说得不对、不好。然而,这位学生首先看到霍金是位“残疾人”,这又有什么不对?只能是不全面而已。课堂上的哄笑也体现出对话教学本应具有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有所欠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