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1)

2017-08-27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
      摘  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我们开展创业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分为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工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关于《工作、教育及未来建议书》中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供信息和知识、技能和能力、创业的能力和提高人的品格,赖以减轻在持续的前途未卜迷茫中所产生的焦虑。提供创业的能力,就是提供创新能力,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提供创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的义务。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还都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     一、研究的背景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换言之,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1.国际背景。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有专家称“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继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学习证书,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直接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创业人才。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开设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志向和创业精神。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普遍利用职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实施以创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一批创办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这些国家的职业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提供大量创业案例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研究市场,指导学生设计创业方案,开展创业方案评估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创业人才。在丹麦,职业学校不仅建有模拟公司,全国还有一个模拟中心为所有的模拟公司提供商贸活动支持。 1993年11月,欧洲还建立了“欧洲模拟公司”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模拟公司已经遍布欧、美、非、澳几个洲的30个国家,总共建有模拟公司2775家。无论是模拟公司还是设立创业园区,都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创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国内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我国各行业正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很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峰值,约为每年2400万人。如果我国经济能保持7%的增长速度,每年大约能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但仍存在1400万的缺口,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尖锐,社会对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的总量不足。     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的毕业生为 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 280万人,  比2003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 340万。在大学生就业当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令人担忧,截至2003年9月,全国 212.2万名2003届高校毕业生有7成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到147万,比2003年增加5l万人.增幅达53.1%。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观念本身没错,但不能对此做片面理解,不能使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成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应使其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高职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岗位的创造者。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增长点的高职院校,更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素质的高职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实现创业教育,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舞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这与高职院校的教师、科研与管理人员是否有创造性思维息息相关,也与学院的创业教育内容、工作体系、课程结构密切相关,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创业教育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要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同时保证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与职业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如图1所示。         1.创业意识培养。引导高职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使高职学生认识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当前就业形式下的重要意义。通过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2.创业品质熏陶。主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不怕挫折、敢冒风险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教育,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具备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校园内形成创业教育的氛围,让学生时刻感觉到创业的紧迫感,使创业成为学生就业的自觉需要。     3.创业能力锻炼。毕业生不敢尝试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创业资本的缺乏,而创业资本除了必须的启动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即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锻炼既要发挥职教优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竞争的综合素质。     4.创业方法指导。通过创业专题讲座、创业课程讲授、创业方案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方法。对学生设计的好的创业方案,老师可进行专业的修改与指导,通过方案的不断完善,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一般方法。     5.遵纪守法教育。这仍然是一种素质的培养,自古以来,我国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尤其重要。通过各种  活动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懂得一切创业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试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