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CT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1)(2)

2017-09-04 01:30
导读:3 讨论 3.1腰椎滑脱的CT特征 (1)腰椎峡部不连的直接CT现象:椎弓崩裂在解剖上呈斜行、水平或略向前凸的弧形裂隙[2]。狭部骨质断端处CT上表现为裂隙

  3  讨论

  3.1腰椎滑脱的CT特征   

  (1)腰椎峡部不连的直接CT现象:椎弓崩裂在解剖上呈斜行、水平或略向前凸的弧形裂隙[2]。狭部骨质断端处CT上表现为裂隙状低密度影(图4),边缘不整,断端可有骨痂或者骨赘形成,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棱形膨大。峡部裂多发生在L5(80%)及L4(20%),本组L4占48%,L5占40%;发生于L3少见,本组2例,占12%。裂隙宽度不等,约2~8mm。CT扫描的层厚及角度直接影响裂隙显示的宽度,扫描层面薄、扫描层面与裂隙垂直,CT显示峡部裂隙的宽度与实际相符,反之,裂隙宽度较实际宽度宽。(2)腰椎峡部不连的间接CT征象:峡部不连处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赘形成,使椎管横径变小,椎间孔及侧隐窝变窄。(3)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导致椎间盘破裂和突出。椎间盘突出具有明显方向性,即在滑脱椎体层面椎间盘向椎体后方突出(图4),而在下方椎体层面则向椎体前方突出(脊膜囊无受压变形),椎间盘后缘至椎管的距离并不短于相邻椎体的椎管前后径,这与真正的椎间盘膨突出有根本性区别[3]。(4)真性脊柱滑脱与假性脊柱滑脱的鉴别[4]:CT诊断脊柱滑脱并不难,但CT检查不仅仅在有无滑脱的诊断上,还需明确是真性滑脱还是假性滑脱,如在整个峡部扫描层面中出现峡部裂征象,即为真性滑脱,若无峡部不连,仅表现为小关节骨质增生、失稳等改变时,则为假性滑脱。椎间盘层面上显示的低密度裂隙为椎间小关节裂隙,椎弓根下缘层面显示的低密度裂隙为峡部不连。

  3.2 峡部不连CT扫描技术的改进   

  如按常规椎弓根下缘与椎间隙平行的扫描方法,该扫描层面与峡部不连不垂直,得到的图像不能真实反应峡部不连形态,有时因为层面图像包括了椎小关节,易将小关节面误为峡部不连,特别是峡部不连的“双关节”征与小关节存在鉴别诊断问题。为了克服常规扫描技术的不足,在扫描时,定位线应尽量与峡部不连垂直或与峡部平行。扫描架头向头侧倾斜一定的角度,以12°~20°为宜,目的是使扫描层面与峡部不连隙垂直。同时,CT检查前,必须X线平片摄正侧和左右斜位片。

【参考文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 周辅昔.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7):419~120.

  2 张云亭,纪盛章,白人驹,等.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放射学实践,1996,11(2):57.

  3 王廷昱.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5):312~313.

  4 刘跃程,刘虎,陈虎. 腰椎退变性滑脱114例X线平片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15(1):39~4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Lutembachers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