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1)
2017-09-16 02:1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享有例外权的官学是行不
[摘 要]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享有例外权的官学是行不通和不必要的,或者说被排除在官学之外。在时代的催生下,南宋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史无首例的对官学批判的热潮。要革除宋代教育的弊病,其关键是复兴或者说重新确立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书院历千年而不衰,在古代社会具有生机与活力,究其根由在于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人文精神。这种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更是成为了气势磅礴而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潮。
[关键词]古代书院;以德育人;教育理念;人文精神
随着宋代书院的隆兴,中国古代教育进入一个空前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官学、书院发展的鼎立之势,与此相伴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养之规”、新的教育机制应时并起。其中书院独树一帜的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更是成为了气势磅礴而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潮。
“以德育人”是儒家一贯倡导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道德品性的培养是儒家的传统,自古已然。自从孔子提出“仁者,人也”而以道德属性定义人之后,儒家都把道德品性看作是人的本质,所谓立人、树人、教人归根到底即是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人格和品性。孟子以为夏、商、周“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瞻文“乐上”》)。这就是说,“三代”设教立学无非是以人伦道德教化人,亦即是以人伦道德塑造人的道德人格。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指出:“古之王者明于此,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类似于董仲舒把人伦道德置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唐代儒者孔颖达亦曾提及。他说:“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礼记正义·学记第十八》)古代学者以为,教即教化,学乃是接受教化。把教育看作是人伦道德的教化,这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然而中国古代是以等级特权为其本质的社会,社会关系所有一切几乎都烙上了等级的印记。“学在官府”,教育是一种特权,各类官学的生员都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这种特权。在人被等级化的社会,贵族子弟与他们的先辈一样,被认为是先天所注定的高贵,在理论上广为流传的“性三品”说即是对此的概括和肯定,到唐代明确地把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贵族子弟之类被认定是人性的上品,先天注定的高人一等,不存在教化问题,儒家关于必须对人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对他们是不适应的。质言之,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享有例外权的官学是行不通和不必要的,或者说被排除在官学之外。正是因为如此,儒家人伦道德教化,严格地说被看作是对下层民众的,所谓教化乃是一种社会教化,并未真正成为古代官学教育所必须实施的教育理念。
古代的以等级特权为本质特征的官学教育,到宋代立国时仍然如此,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并且在科举考试的刺激下,更是深深地烙上了官字号的印记,官学成为了科举的附庸,官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官学”。它对教育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悖于社会发展的情势,成为教育发展的桎梏和障碍,特别是与宋代起于民间而正在兴起的带有平民化教育组织形式的书院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正如宋代儒学的复兴必须打破佛、道思想统治一样,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也必须革除官学弊端,破除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时代的催生下,南宋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史无首例地对官学批判的热潮,当时的理学家和书院大师都几乎参与了这场批判。其锋芒指向官学教育的种种弊端,涉及到官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举其要者言之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官学教育已成为一种“科举之学”,不是立学教人,似乎官学为应付科举考试而设,危害至深。朱熹说:“科举之学,误人知见,坏人心术,其技愈精,其害愈甚。”又说:“今日学校科举之教,其害将有不可胜言者。”((朱文公文集),卷58)学为科举而学,教为科举而教,官学成为科举的附庸,或者说工具,朱熹认为这不仅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材,相反的却“坏人心术”,造成了生徒应付科举考试的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二,作育人才神圣的殿堂变成了“声利之场”,学校变成了争名夺利的跳板和阶梯。朱熹说:“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者不过取善其科举之文,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朱文公文集》卷69)在此追逐名利的驱使下,“师之所以教,弟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本义,而无复先王之意”。虽堂而皇之曰太学,其实“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 (同上,卷73)。受教育者虽“有志于义理者”,希冀得到儒家关于做人的学问和经世致用的真学,但由于太学是“声利之场”,而若无所教,“而无所求于学”。尽管有月季考核的规定,但不但不能促成德行道艺的成长,相反“只以促成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由此朱熹得出结论说:“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朱文公文集》,卷69)学校失去了作育人材的历史使命。毫无疑义,必须进行教育改革。
其三,正因为官学教育成为“科举之学”,成为了“声利之场”,因此,它不是“储材之地”,不是人材的摇篮,而成为了“弃材之地”。事功学派的思想家叶适指出“今之学校,乃为弃材之地”(《叶适集》,卷3)。
类似以上对官学的批判,不只是当时的思想家和书院大师,宋代的重臣和大吏同样也有挞伐,与朱熹同时的朝廷重臣赵汝愚在上皇帝奏疏中对官学的弊病进行了横厉无前的斥责:“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谁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艺,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庠序如传舍,目师路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具文。”(《宋史·选举志》)赵汝愚在此虽也批评了科举考试存在的一些弊病,但主要是批评官学的弊端,他认为宋代虽大兴文教,大力设置官学,然而所热衷的是应付科举考试的竞争,甚至为此不择手段,“忠信之俗微”。不仅如此,学校只专于技艺,即谓“工雕篆之文”,对进修之志、道艺德行却漫不经心。正因为如此,学校不象学校,“视庠序如传舍”,神圣的作育人材的殿堂变成了旅店驿站,师生不象师生,“目师像如路人”。自不待言,这样的学校达不到立学教人的目的,因此,同朱熹一样,赵汝愚急盼朝廷整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赵汝愚同时代的兵部侍郎虞俦基于官学之弊,也上疏朝廷说:“窃怪近年州郡之学,往往多就废坏。士子游学,非图啜哺以给朝夕,则假以衣冠以诳言欲,而乡里之自好者,过其门不入。为教授者,则自以为冷官,而不事事。”(《续文献通考》,卷40,《万有文库本》)虞俦在此所指州郡之学多废坏不是单指学校设置衰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学校失去了立教育人的本意,生徒们“假衣冠以诳言欲”,不知礼仪,失去了斯文本色,以致洁身自好者,耻于入门。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陈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