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高职学分制的模式及特点(1)

2017-09-26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论高职学分制的模式及特点(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模式只能是学年学分制,其主要特点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模式只能是学年学分制,其主要特点是:将实践教学课程列入必修课,基础必修课可逐步引入选修机制;限定选修课以选择专业方向为主;实现专业大类中各专业间相互转换:实行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分制;模式

 

    我国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模式一般概括为全面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两种①,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弹性学制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框架内相对自由地选课,进而自主地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甚至自主选择修学的专业(如有的高校已采用“计算机专业识别系统”来确定学生的毕业专业),允许提前完成学业,提前就业;后者则是建立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学生对课程、学习进程、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选择度,能够通过合理安排学习进程“省出”时间和精力来选学辅修专业,参加其他以取证为目的的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但总体来说很难提前毕业。显然,前者的弹性(学生的选择度)较大,而后者的弹性较小。

影响学分制模式及特点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政策环境方面的,也有内部观念和条件方面的,同时还受制于教育的类别、性质和特征,以及学校实行学分制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后两个问题人手来讨论高职学分制的模式及特点。

 

    高职教育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制约着学分制弹性的大小.进而对学分制的模式及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1.学校性质的专科性。学分制是由选课制发展而来的,自由选课是其基本特征。一个学校学分制弹性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多少,只有在课程资源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进行自由选课和实行完全学分制,否则就只能进行有限的选课和实行不完全学分制。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主要依托行业办学,办学规模普遍较小,设置的专业也主要是与行业相关,专科性强,专业数量较少,且服务领域单一,因而师资相对较集中,能够开出的课程门类也相对较少。近年来,虽然各高职院校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遇配备教学资源.扩大了办学规模,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但专科性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课程资源仍然有限,从而从客观上决定了高职学分制的弹性不可能很大。

    2.培养目标的定向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与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定向性要强得多。培养目标的定向性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高职教育的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不可能太宽泛,一般职业针对性都较强,每个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也不可能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全面学分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是不现实的,因为选课的结果必然会出现因人数过于分散而不能开班的现象,或不得不降低开班人数要求而使教学成本大幅度增加。高职培养目标定向性强的特征,还要求高职院校把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且教学内容应以定向为主,因此也不可能做到让学生完全自由地选择学习课程和内容。

    3.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

 人才的特点,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开设的课程及课程的内容)上更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和实现产教结合。高职教学过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这些课程的开出不可能像理论课程那样做到“全天候”,实训教学也不可能随到随做;实行产教结合,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和训练,是高职学生增进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这些生产、经营、服务项目与生产进程和生产效益密切关联,且许多项目(如农业生产项目等)还有严格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因此也只能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进程由老师统筹安排,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让学生“自由选择”。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实行的学分制就其弹性来说应该是有限的,只能是学年学分制模式;全面学分制模式显然不适合高职教育,也不可能成为高职学分制改革的方向。

 

    二

    学分制和学年制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并不存在谁比谁先进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其目的显然并不在追求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本身(如果仅仅从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秩序的稳定性来看.学年制反倒比学分制更优越),而是欲将此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为解决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在学年制条件下无法解决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创造条件,进而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因此,要讨论高职学分制的模式及特点,还须进一步考察其实行学分制的动机——即希望借助于学分制改革解决哪些问题。

    1.调节专业定向性和就业适应性的矛盾。专业定向性和就业适应性的矛盾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但以高职院校更为突出。因为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占的比重较大 (这也是普通高校追求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专业转移的跨度(所学知识技能适用于实际专门工作的范围)相对较大.就业适应性也相对较强;而高职是面向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其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职业岗位(群)定向性很强,专业转移的跨度较小,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教育最理想的培养模式应是“订单教育”。在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尚未真正实行“订单化”培养,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需要通过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和“双向选择”获得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在制定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时以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调节好专业定向性与就业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在目前条件下,高职院校调节专业定向性和就业适应性矛盾的主要途径有:适当拓展专业面向,实现按专业大类招生,同时对传统的刚性教学计划进行重构,设置各个专业方向的成组课程作为专业限选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认真研究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以专业大类为单位,按照小型化、综合化、层次化和模块化的途径构建起不同专业之间共同的文化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互通及课程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并使学生能够在基本不重复学习的情况下实施对专业的调整;适当压缩必修课的数量和课时数,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来选修辅助专业的课程,并承认这些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的功效。以上这些在传统的学年制刚性教学管理制度下都是无法做到的,必须依靠学分制这种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高职院校在选择学分制模式及内容时,应将专业方向的选择、课程结构的优化和辅修专业的设置作为重要内容,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实现上述目标。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实践探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