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1)

2017-10-01 01:5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阐述了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以及教师参加精品课程建设的做法,指出了目前我国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ducted in our school and enough full and accurate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rst-class courses work and the approach for teachers to take part in the first-class course work.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irst-class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教学质量    互动性     评审

 

Key words: first-class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interactivity, examination and appraisal .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200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启动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3月在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高教研究室主持召开的一次关于教学质量问题的讨论会上,笔者首先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想法,得到了入会的吕院长的鼓励和支持,会后在国际金融教研室进行了工作部署,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2003年11月笔者主讲的国际金融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现在,2004年精品课程建设和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为了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深刻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各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生师比也处于上升趋势中。如右表所示,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生师比为11:1,2002年招生达320万人,生师比为28:1。三年时间学生人数增加了3倍,而教师人数却基本没有得到相应增加。国际上生师比的平均水平为14:1 ,现在我们的生师比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水平。在教育资源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人数成倍增加,这不可避免地会促使教学质量的下降。去年全国高职高专就业率只有40%,有一个省的就业率甚至只有8%,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生遭遇待业,这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出台的下岗职工优先就业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教学质量下降导致毕业生素质的下降。人才素质的下降势必会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以,提高教学质量事关重大。

    2、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看,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制造中心。而在东亚制造业产值中,日本占的比重为56%,中国只占16%。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级技工。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重为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只占4%。发达国家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为40%左右,是我们的10倍。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高级技工短缺60万人,月薪为6000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仍然供不应求。另一组数据也怵目惊心:美国煤产量占全球煤产量的20%,每年因公死亡人数为平均40人;我国煤产量占全球煤产量的10%,每年因公死亡人数却高达15000人。可见,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提供了商机,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取决于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便是一重大举措。

    再从我国就业结构看,全国劳动力资源8.8亿人,城乡从业人员7.3亿人,其中城镇2.39亿人,占城乡从业人员的33%,农村4.91亿人,占城乡从业人员的67%。城镇劳动者中,登记失业人员681万人,登记失业率3.6%,加上下岗职工则失业率达7%,已达到国际警界线。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率较高,另一方面高级工短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工作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如何参加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高专的专业课首先成为校级精品课的基础上,参加省级精品课的评选,最后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课的评选是由专家按照评审指标逐项评分进行的。高职高专的评审指标不同于普通高校。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系统完整,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思想把握准确,教学大纲既是参评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3、课程主要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应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并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同时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并具备一定比例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