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设计和发展(1)(2)

2017-10-01 02:33
导读:二、精品课程设计和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发展系统,是学校能否取得教育效益的关键所在。好的教育效益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

    二、精品课程设计和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发展系统,是学校能否取得教育效益的关键所在。好的教育效益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投入进行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才能,创造新人力资本,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同时,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所以,课程发展也应该注意课程设置能够引导、塑造、重组或改造学生的个性品质,能够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课程的发展应该注意社会化的问题。课程必须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保持交流沟通,它应当把现实变化中的世界的新内容和人们的新认识不断地、迅速地融合进来,并据此不断地更新、完善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开设相应课程,如环境保护、就业与失业的思考等,帮助学生作好思想准备,走向新的起点。
高职院校课程呈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要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适用课程。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客观实际,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从课程目标的类型来看,既要有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行为目标,也要有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展开性目标和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创造能力的表现性目标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尽管操作有难度,却有利于避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有利于避免采用讲授、灌输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体参与、探究的方式;有利于避免重视知识,忽视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三、建设一支三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队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要有行业专家和教授。行业专家了解职业标准、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专家、教授站在某一专业或领域最前沿,了解这一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如果这两方面人员能够密切结合,高职院校能在课程设置上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会使自己的课程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使自己对于人才市场的预测和招生的定位更加准确。
    其次,需要专门的课程设计人员。他们应受过专门的课程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训练,具备一定制作课程目标及课程大纲的基本能力。课程设计人员与专家教授相结合,对于某一专业课程设计进行系统思考,从而产生设置的总目标、子目标,完成教学参考资料、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选定等一系列基本任务,使全部课程有序、完整,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再次,在课程发展队伍中,还应该有一定数量授课教师参与。授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课程的基本情况,比如对于过去用过的大纲和教材如何评价,哪些东西不适用,哪些东西需要改造和改革等。教师的意见有助于课程设计按照第一线教学实际,根据课程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和规范,这样我们在教学设计当中就能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