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精品课程设计和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发展系统,是学校能否取得教育效益的关键所在。好的教育效益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投入进行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才能,创造新人力资本,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同时,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所以,课程发展也应该注意课程设置能够引导、塑造、重组或改造学生的个性品质,能够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课程的发展应该注意社会化的问题。课程必须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保持交流沟通,它应当把现实变化中的世界的新内容和人们的新认识不断地、迅速地融合进来,并据此不断地更新、完善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开设相应课程,如环境保护、就业与失业的思考等,帮助学生作好思想准备,走向新的起点。
高职院校课程呈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要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适用课程。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客观实际,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从课程目标的类型来看,既要有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行为目标,也要有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展开性目标和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创造能力的表现性目标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尽管操作有难度,却有利于避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有利于避免采用讲授、灌输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体参与、探究的方式;有利于避免重视知识,忽视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三、建设一支三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队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