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进行阶段性调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专科阶段,提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不合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可变成技术型人才。
(四)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该慎用“体系”这个概念。通常教育体系必须包含4个基本要素: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在规模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从结构上看,其专业结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远远没有形成。从质量和效益上看,50%的高职院校近5年刚刚建立起来,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效益有待评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建立还未完成。
另外,过多强调建立独立的、完备的、闭合的体系并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体系本身是开放的,作为它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是开放的。
(五)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 最近提出的高职院校学制改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学制两年还是三年不是问题的实质,构建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广义)设置需要的学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单纯强调改变学制,不改变课程体系,为达到学制要求就会减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
(六)高等职业教育中生涯教育与终身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阶段性教育,不是全程教育、终极教育,不能赋予其无限的责任。作为阶段性教育,高职教育应侧重技能培养,不能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过高,把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成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如果把终身教育中其他阶段的培养目标全部加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势必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
(七)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与产学研结合、合作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三个瓶颈:办学条件难、育人模式尚未形成、就业水平比较低。这三大问题不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而是长期问题。办学难是指高职院校办学场地不足,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不足;育人难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水平、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水平高职教师匮乏;就业难主要是指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目前高职教育就业问题主要取决于八个字:领导重视和政策倾斜。但这不是长久之策,只能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只有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产学研结合可以在这个方面提供治本之策,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训基地的问题,解决产业界、学校合作办学的互动问题。产学研结合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全面小康与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概念。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满足10项指标(不包括教育)。
GDP:比2000年1万亿美元翻两番,达到3.8~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2%。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到 188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到8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6%(发达国家平均在20%以下)降到35%以下。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 19平方米增到30平方米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从2000年的36.2%增到56%。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从2000年的4.2%(其中城镇9.7%)增到20%。每千人医生数:从2000年的2人增到3人以上 (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从2000年的71.6%增到95%以上。
再来看一下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2000年全国15~64岁人口 8.5亿人;2010年达9.7亿人;2020年达9.97亿人。
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情况:全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08年达到高峰,达到1.2亿人,从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个量的扩张。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主要差距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我国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201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亿人,2020年15亿人,2030~2035年16亿人。如果不解决适龄青年的就业问题,城镇化将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灾难。
从上面分析不难发现,没有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政治制度可以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没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支撑,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成功赶上发达国家,英格尔斯领导的涉及6个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但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都不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调查还进一步认为:人的现代化与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但其前提条件是这种教育必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只有现代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而且会使传统中的消极成分更加固有……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是其他国家证明的,也将被我国发展所证明的一种现代教育制度,这种现代教育制度应该引起研究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秀英.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97)[W].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高书国.2002年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目标.北京;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4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