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

2017-10-03 01:2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  面临新的形势,“两课”教学的课

   摘  要  面临新的形势,“两课”教学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育过程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从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改革。

关键词  高校  理论教育  问题  改革

 

    高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两课”课程体系的覆盖面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现,“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要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及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增强时代感,从根本上实现“两课”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课程本身的建设与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课程体系更新不够。现行的“两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中的运用三个层面。由于课程中一部分内容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低水平重复,课程之间也有许多内容交叉重叠,加之课程更新速度较慢,缺乏时代感、超前性,致使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热情,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材体系完善不够。现行的“两课”教材体系过于宽泛,各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设置上大都只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其一,教材体系的设置往往只注重逻辑体系的展开或历史进程的沿革,没有从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人手,政治性与知识性的兼容明显不够。其二,教材内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现成答案、现成结论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索性求知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教材的个别章节设置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也都是宏观性的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尤其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分析,缺乏国外学者的观点介绍及批判剖析,因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外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困惑。

    3.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存在差距。“两课”教育既是社会需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从现状看“两课”教育的供给和大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学生的一些思想困惑不能及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对教学的不满意。此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互动性不足的缺陷,不能满足学生理论探讨的认知需求。大部分“两课”教师依然把外部灌输作为学生掌握理论的唯一途径,要求学生五条件地接受现成的理论成果,不能质疑。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正面引导难以产生共鸣,很能达到教学目标。

    4.“两课”教师科研投入不够。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两课”教师受宣传纪律约束较多,创新意识及思想解放程度都不高,习惯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对现实问题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加之“两课”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辅导员系列兼职教师),因而不能以科研引领教学,不能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与进展引入课堂,造成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脱勾。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两课”教师首先要准确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要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两课”教学规律方面进行潜心研究,时刻关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热点,关注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两课”教学面临的新困难

    “两课”教学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理论武装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两课”教学遇到了新的困难。

    1.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理论武装提出新的要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仍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不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之间呈显性碰撞,理论教育的权威性明显减弱。此外,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不是完全同步地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提出了许多需要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新问题,而反映现实变动的思想理论却不能全面准确地、前瞻性地回答现实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造成理论教育的说服力不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课程开发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