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基础学校课程门类设置最低限度规范。基础学校毕业的学生将首次面临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或通过继续读书上大学,或通过继续读书就业。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学有所分化,但却不是有职业区别的分科教学,仍以不损害全国学校统一的必修课程为课程的基本核心。联邦部分只涉及必要的约占75%教学时间的课程设置,以保证宪法规定的应该给每个人的最低知识限度;所有剩下的部分(比如,涉及“东正教文化”课程)都交给地区和具体学校去规划。[7]国家教育标准把学校的最低限度课程设置为:语言(母语、俄语、外国语)和文学、艺术、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化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学习地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学习自控系统)、生物学、社会课程、工艺学、技术、劳动、体育。表3和表4分别是母语为俄语和非俄语的初中国家标准联邦部分教学计划。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
建立统一的教育空间一直是俄罗斯独立后的教育追求,国家教育标准带来的课程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全国统一考试正体现了建立统一教育空间的意义。教育体系和教学机构类型向多样性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一种稳定教育体系的调节机制,教育标准就应当起到这种稳定和调节的作用。教育标准不受地区的特殊发展、各种类型学校的产生、可选择大纲的制定等等限制,而只是规范并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学校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水平、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的制订都可以不同于标准,但都必须保证不低于标准的水平。这就能够在国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普通中等教育,它们保证学校培养毕业生的质量,可以依靠它去组织以后更高一级的教育。实施标准是解决在可能迁移条件下发生的居民人口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承认不同地区毕业证等值性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把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的教育意义集中于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了联邦主体之间的统一教育空间
这首先体现在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各联邦主体之间进行“教育流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某一俄罗斯联邦主体境内进行学校之间的转入,还可以在俄罗斯联邦境内进行不同联邦主体之间的学校转入,可以针对各民族—地区部分和学校部分的不同教育内容,相应地制定单独的个体学习计划。而且,《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规定:“普通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时,该校对学生不准提出通晓国家教育标准民族—地区部分内容的要求”。这说明,通用的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才是衡量学生学习程度最必要和最必需的尺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跨地区上大学。2000~2001年的统一考试实验结果表明,中学毕业生选择大学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学生进入了有威望的莫斯科的大学。同时这可以适当改变曾经在俄罗斯出现的与收费教育、俄罗斯人的贫困直接关联的现象:苏联时期国家实行高等教育免费教育,大学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生活费、路费等大都由国家承担,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好学生都被鼓励离开家乡而进入大城市最有声望的大学学习,如莫斯科大学,过去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的莫斯科和莫斯科地区的居民占25%,而外地的占75%;而今天却变成外地的占26%,而莫斯科和莫斯科地区的占74%。③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后,学生可以不必跑到所选择大学的所在地区去考试,从而在减轻额外费用负担时同样可以报考全国所有的好学校。不仅如此,统一考试还可以进行统计登记,帮助俄罗斯联邦中央了解各个地区教育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逐步改进的顺序。
第二,建立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统一空间
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校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是不相关的。而统一国家考试消除了国家教育标准及其相应的学校教育大纲与大学考试之间的差别,使中等和高等学校联系了起来。同时,它还能客观地评价每个具体学生的能力,以避免各学校多种多样的标准在大学入学上造成的不公平。学生和父母们都认为,统一考试比大学考试委员会单独进行考试要客观些,能客观地评价和控制学校教育的质量,比如,学校从来没有给学生打过“2分”,往往都是4分和5分。但统一考试试行表明,俄罗斯平均6%~8%的学生对不同课程学习的程度是“不满意”的,大多数只是3分和4分。[8]国家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使学生有了一个“知识管理中心”,使其知道要向什么样的知识标准去努力。
第三,为实现高等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打下了基础
俄罗斯与世界教育的接轨首先体现为与欧洲的接轨。俄罗斯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在2003年正式宣布准备加入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计划。④该计划旨在统一全欧洲的教育方法和标准,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使各国互相承认大学学历,以促进人才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截至2001年欧洲已有31个国家加入了该计划,但在2003年“博洛尼亚进程”委员会宣布要严格限制申请条件并暂停接受新成员。所以,俄罗斯要加入此计划还需要长期的努力,而实行课程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标准化考试则是此努力的重要部分。
第四,为实现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条件
这主要反映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指出,这种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反映为各种时间跨度的形式,如一体化的大课、专题讲座、一体化的总结性课程、课程的一定组合等等,以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科学相互渗透和补充。[9]尽管这主要指向高等教育,但从标准所列示的课程内容,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艺学”等课程领域的设置看,便包含着一种对知识一体化的愿望。
① http://www.ege.ru/pressa/july2002/piter 150.html
②“об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一词的翻译在国内尚未统一,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肖甦翻译为“规模性指标”,本文从об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所反映的是课程学习的学时数量这一涵义出发,将其翻译为“量性指标”。
③ В.Филиппов.О концерции р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проекте программы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Ф.Вестник высшей щколы.2000г.№ 11.
④ http://www.yuloo.com/cglx/lx-lxdt/2004-08/1092210802.html
参考文献:
[1]В.А.Болотов,О состоянии,тенденциях и перспек-тивах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России.http: //www.pomorsu.ru/ScientificLife/Library/Sbornicl/Article 1.htm
[2]丁曙.俄罗斯基础教育教材改革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
[3]Концепция естественнонауч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www.ug.ru/?action=topic&toid=434
[4]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С.Леднева,Д.Никандрова,Н.Л-азутовой:Учебные стандарты школ России(1-2).Москва.Прометей.1998.
[5]Проект федер ального закона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стандарте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www.ug.ru/02.30/pol.htm
[6]Оь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 для разраьотки федер аль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ь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bio.1september.ru/article.php?
[7]Обьемных показателях для разработки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biro.ufanet.ru/pokazateli.htm
[8]Кирилл Василенко,Обзор интервью с Министром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син Владимиром Филипповым,http://www.studyin.ru
[9]О Концепции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10 года,http://www.newseducation.ru/misc/modern/docs/doc20020211.sht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