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一堂优质课的生成(1)

2017-10-05 03:1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一堂优质课的生成(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管理与评价的过多量化,使不少教师将课堂教学过于程序化、机械化、公式化、模式化,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一堂优质课的生成而言,虽然需要预设,需要把握基本的程序与环节,但更多地表现在动态性、连贯性、灵活性、调适性与创新性上。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质课;生成性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差,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与低,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影响教师教学生涯的情绪体验和自身的成长,不仅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与形象。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一般都重视抓教学管理,重视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一般都把上好每堂课,使每堂课都能成为优质课作为努力与追求的目标。但就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而言,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达不到优质课的基本要求:即还不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有序,课堂气氛热烈;还不能做到使学生乐学、爱学,不仅知识掌握好,而且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人格得到陶冶。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些教师在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严格量化情况下,将课堂教学过于程序化、机械化、公式化、模式化,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一堂优质课的生成虽然需要预设,需要把握基本的程序与环节,但它更多的表现在动态性、连贯性、灵活性、调适性与创新性上。一堂优质课的生成,无疑是师生双向参与、共同交流努力的过程,但就教师上好一堂课而言,把握和遵循其生成的设计准备过程、表达传授过程、观察指导过程及其相应的要求,抓住生成过程的动态性、连贯性、调适性与创新性是最为关键的。

设计准备过程是一堂优质课生成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也称之为备课。上课的设计准备主要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具和教学进程等进行预先设计,形成教案。但一些教师把上课的设计准备完全等同于教案的撰写,尤其是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变化的缓慢性和专供教师所用教学参考书已近乎教案,再加上多年教学之后对教学内容已很熟悉,便导致一些教师开始不重视备课,即或备课也多是照着教学参考书撰写讲义,或将以往的教案进行重新的翻印而已。这些教师不理解或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准备、形成教案的过程是一个如同科学家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对课题进行艰苦探索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类似科学家,他必须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准备。就教学内容而言,要保证传授的知识是正确的,技能、技巧是规范和标准的,交流的情感和态度是积极、健康的,培养学生掌握的方法是科学的,就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精神,不可敷衍马虎。一堂课的教案设计还必须建立在对教科书全部内容的把握上,在掌握了全书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在对所教学科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把握基础上,来思考和设计具体章节与知识点的教学。这样才能使随后的传授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这就需要教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不仅钻研教材、知识,而且要钻研教学方法,钻研学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需要与思想心理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准备的过程中,教师的创新精神要体现在以创新的、不迷信、不盲从的态度来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欣赏好奇的态度来分析学生,思索当你即将授课时,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已经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体验,你将如何应对、启发和引导他们。教师以探究创新的精神来认真分析、刻苦钻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所形成的教案就不会是僵化的,而是鲜活的,就不会是机械呆板的,而是生动富有弹性的。只有课前设计准备功夫到,课前的预设就会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表达传授是一堂优质课生成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课前的精心准备和形成的教案,为授课成功奠定了基础,但有些教师课前虽有充分的准备,撰写了详尽的教案,可授课并不成功,课堂并不精彩,他们课前所进行的设计准备不仅没有为其生成优质课提供帮助,相反这种准备设计成为其表达传授过程中进行创新的障碍。就其原因而言,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完全被教案所束缚,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教师成了重述教案的留声机。其实,在课前设计准备、形成教案之后,上课时根据教案进行表达传授的过程依然是一个必须进行灵活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如同演员依照剧本进行表演一样,必须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再创造,才能演出成功。

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的生成性体现,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要借助语言、身体动作、表情、图像等方式,生动直观、绘声绘色、声图并茂地传授知识,将复杂的简单化,将抽象的具体化,将可能的单一刺激变成多种刺激,将比较枯燥的变成有吸引力的。二是在表达传授的过程中,遵循“大法必依,小法必活”的原则,即在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案的前提下,创设情境、根据情境灵活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与技巧,使表达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颖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情理交融,声情并茂。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一个师生合作表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有时还兼主演,以他的全身心的角色扮演来带动学生分别进入各自的角色。”[1]我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就把教师授课和歌唱类比,提出了教师教学要达到“善教继其志”的境界,《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讲善于歌唱的人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歌唱,善于教学的人会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指引的方向去学习。这类教师在讲解时能做到语言简练而道理明彻,叙述浅近而含义深远,不多举例而富有启发,因而能引导学生按照他指引的方向去努力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传授达到了这种境界,课堂就会变得热烈、愉快、轻松、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甚至教师的眼神、表情、姿势等都有着传授知识的作用,都有着挖掘知识中所包含着的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之内容的作用。这种在课堂教学中不墨守成规、灵活创新、充满激情,将表达传授变成一种艺术表演的教师,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能使好学的学生乐学,而且能把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学的学生吸引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古往今来,许多名师授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大凡与上述特点相一致。譬如我国古代唐朝的著名教育家韩愈在给学生讲课时,不是因他倡导师道尊严就终日板着面孔教训人,而是不拘成规,采用多种形式使教学生动活泼,他的学生皇浦湜在《韩文公墓志》中称赞韩愈授课“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哨歌,使皆醉义忘归。”[2]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价值、问题与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