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评价是化学开放性问题的难点,对化学开放性问题的主要四种形式(条件开放、情境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应用SOLO质性评价法,可以具有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采用深层探究式学习策略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SOLO;等级描述法;化学开放性问题
一、对化学开放性问题的再认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学习过程遵循由感知到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化学问题的设计更加需要贴近生活、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其中开放性问题更加能够考查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它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问题形式,相对于封闭性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化学开放题重视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思考方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本身的建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化学封闭性问题的不足,更符合化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模块学业成绩评价中应大力加以提倡。
但从以往的化学考试来看,虽然增设了一些开放性试题,但评价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虽然确立了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却无法确立思维能力培养的层次。因此在评价上难以实现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失去了考查的初衷。这一问题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很难真正进入学业评价,特别是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之中。因此开放性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其评价标准上。
二、SOLO分类评价法理论
SOLO分类评价法是由比格斯(Biggs J盉)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在海外有广泛的应用。[1]“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首字母缩写,意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也就是说,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发生一次跃变,学生对于这一种知识的认知就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而给予合理的评分。SOLO分类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学说,它将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或称五种结构,五种结构及其含义如下:[2]
●前结构(prestuctural):处于这一结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所面对问题的简单知识,或为以前所学的无关知识所困扰,找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
●单点结构(unistructural):学生关注题干中的相关内容并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
●多点结构(multistructural):学生找到越来越多的正确的相关特征,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还没有能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关联结构(relational):学生会整合各部分内容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表现为能回答或解决较为复杂的具体问题;
●拓展抽象结构(extended abstract):学生会归纳问题以学习更多的抽象知识,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这代表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这一层次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钻研和创造意识。
SOLO的五种结构代表了学生对某项具体知识的掌握水平,从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对照上述标准就学生对该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出判断。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用的反馈,所以SOLO分类法可以用于形成性的学生学业评价。另一方面,如果将上述五个层次赋予不同的等级分数,那么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质量就可以被量化,量化的分数可以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3]
三、化学开放性问题的SOLO分类评价
化学开放性问题在内容上具备思维的开放性与前瞻性,主要以能力立意,要求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因此对它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按照化学问题构成要素(假设条件、提供情境、推理策略、判断结论等)的发散倾向和结构形式,把化学开放性问题分为五类。以下是将SOLO的基本思想运用于化学开放性试题进行等级评分的具体实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SOLO评分标准的应用。
(一)条件开放
题中往往提供多种信息,需要学生抓住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通过观察类比、分析联想,抽象概括,寻找思路。
例1.下表为几种烷烃的结构简式。
SOLO理论认为各结构层次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如下:
(1)单一结构:丁烷中C、H原子个数?(学生只需找到这个单一线索,数数C、H的个数即可。)
(2)多元结构:戊烷比丁烷多几个C原子、几个H原子?(学生首先需要分别数数戊烷和丁烷中的C、H原子个数,然后计算两者的差。这些计算只需要找到两个相关的特征,不必形成对问题的整体框架。)
(3)关联结构:含有25个C原子的烷烃的结构简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上升到更高的水平,找出烷烃的C、H原子个数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4)扩展抽象结构:含有n个C原子的烷烃的结构简式?(避开使用具体数字,具有开放性,学生只通过数数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形成逻辑归纳,形成烷烃的通式,对该问题的理解发展到质变的飞跃。)
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对于这一种知识的认知发展。一般来说,应用SOLO分类评价法主要有三个程序:
(1)确定某一知识点中对各个结构起作用的评价要素。(C、H原子数量)
(2)按照结构层次形成测试学生的评价标准。此步是关键,教师对学生认知发展必须有充分地认识,层层深入,从孤立到联系直至归纳找出规律,逐步形成学生思维发展的跃变。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3)对评价标准进行测试与修改。如答对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即达到单点结构的水平,可记为D;答对第二个问题,记为C;答对第三个问题,记为B;答对第四个问题,记为A。在终结性的考试与评价中,还可以给各个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形成学生成绩的量化分数。此外,在需要一定区分度的考试中,上述四个等级之间还可以有过渡的等级,也就是说,SOLO的等级数不必限于5个,可以有多个等级,分别记为A+、A、A-、B+、B、B-、C+、C、C-……甚至可以使用百分数。
(二)情境开放
情景问题是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 社会协调发展,注重保持与社会生产、最新科技信息的密切联系。题目给出一定的情景, 如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但所用的知识却是基础的,题目“起点高、落点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例2.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将氢气、酒精、液化气等作为燃料的技术已在进一步的研制中。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