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踏板的使用(1)(2)

2017-10-14 06:35
导读:三、使音乐在反复中取得变化 对多次重复同一音乐主题作细微的变化处理,是音乐教育者所熟悉的19世纪音乐传统。运用踏板使音乐在反复中产生变化的一

三、使音乐在反复中取得变化
对多次重复同一音乐主题作细微的变化处理,是音乐教育者所熟悉的19世纪音乐传统。运用踏板使音乐在反复中产生变化的一个极好例子,是肖邦《奏鸣曲》中著名的“葬礼进行曲”。这首钢琴曲中的呈示部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反复出现,如果采用乏味的演奏方式,那么这首钢琴曲将变得单调呆板。尽管肖邦把这段钢琴曲的每次反复的呈示部都标以很弱的记号,但是,学生只是因循肖邦所作的“标记”,而不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也是弹奏不好这首钢琴曲的。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踏板,使每一次重复出现的呈示部都表现出音色、声部和力度方面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以色彩效果为依据
不同的作品要求不同的音乐色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色彩,据此决定如何运用踏板。一般说来,为了使音乐清晰往往不用或少用踏板,以使声音变得模糊。例如,在演奏格里格的《钢琴抒情曲集》中的“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时,右踏板可以踩下,保持四小节,这样,踏板的轻微模糊可以创造出神秘的气愤。如果有些作品要求达到犹如微风轻拂的效果,或者要求均匀地减音量,那么,就可以用颤抖的踏板(即用脚不断均匀地颤动)进行演奏。
五、以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为依据
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对踏板踩法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德彪西的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因此他们的作品对踏板踩法的要求也不同。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向学生作详细的讲解,并做好示范。在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肖邦作品中踏板的运用特点:①肖邦运用踏板来连接作品中的许多最终的和弦,目的是为了增加共鸣的效果,而不是帮助连奏;②肖邦往往在音阶段落中使用踏板;③肖邦经常运用踏板对一个旋律的和声外音作经过性的处理;④踏板一般被肖邦用来增强力度;⑤肖邦往往运用踏板来使和声的连接变为模糊;⑥肖邦对有对比性的主题旋律以有鲜明对比性的踏板踩法。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就目前状况来看,钢琴基础课的踏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更换踏板的速度不够快,不会运用踏板的最轻的“一抹”;有些教师不能合理地要求学生在和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旋律的变化而更换踏板,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处理音乐画面,不善于求取必要的力度上的平衡。这种“学究式”的手法会产生“打嗝”的踏板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听觉训练,同时,对学生脚的技术训练也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在运用踏板时,必须放松全身,使腿、脚、身体保持平衡,用脚掌的前部控制踏板。在换踏板时,则应尽量使脚掌尽量不离开踏板。对于那些在更换踏板时,用脚去敲击踏板,由于脚和腿部肌肉非常紧张,而导致身体失去重心从而影响整个演奏的学生应当区别对待,多加辅导。另外,教师还必须注意的是,学生往往喜欢把踏板当作演奏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以掩饰一些演奏上的错误。对于这一错误倾向应予以及时纠正。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谈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困难和改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