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
2017-11-12 01:18
导读: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如果学生在发表不同观点的同时能启发其创新思维的发挥,对某一事情如果能亲手实践一下,更能促进其
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如果学生在发表不同观点的同时能启发其创新思维的发挥,对某一事情如果能亲手实践一下,更能促进其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显露。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有一个实践题: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杯,倒立放入水中,不从水中拿出水杯,怎样才能把杯子中的水“赶”出去,让空气又占据杯子的空间,准备的材料是一根玻璃管,一个烧杯,一根橡胶管,让学生讨论利用这些材料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常规的几种方法解决后,继续启发:“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学生苦思冥想起来。猛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橡胶管说:“可先在塑料杯底戳一个小洞,然后把橡胶管插进去,接口处不要漏气,再向橡胶管吹气,这样可能会使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边说边上试验台进行演示操作,果然成功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是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浮沉的秘密》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物体浮沉的规律后,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眼药水的玻璃瓶,用胶布把大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小口各套上一段自行车上的气门芯,一端插入水里,一端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当然,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并增长。所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比获得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