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未成年网络道德教育探微(2)

2017-11-12 02:31
导读:未成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城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和现实生理心理

    未成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城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和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樊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2.3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
    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未成年人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学校、家长、社会德育)传输给未成年人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人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特别是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未成年人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未成年人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显得滞后与低效;而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

    总之,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未成年人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方略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网络知识的教育仍旧停留在资格考试的层面上,甚至不少学校根本就不涉及—对学生不仅没有网络知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而少儿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课外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网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爱好,循序渐进地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使其从小就学会在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应有的是非观念和自制力。
  3.1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德育目标应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
    今天的德育教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家庭、学校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青少年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的道德选择。

    未成年人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青少年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辨析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举措。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未成年人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锻炼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
  3.2强化信息道德观念,规范网络伦理行为
    网络属于大众媒体,网络秩序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素质。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方面尚未完善,信息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规范未成年人的网上行为。要教育未成年人自觉维护网络文明,树立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对网络信息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抵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要自律、自控、自辨、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少儿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既要有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具体的网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同时还要有对网上不道德行为或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宣传与曝光。要让青少年在网德的学习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网络行为,切实履行维护空间秩序的社会(包括现实和虚拟的)责任和义务的目的。
  3.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上一篇:浅析开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