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网络道德教育探微(3)
2017-11-12 02:31
导读:网络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在少儿图书馆网站可开设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
网络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在少儿图书馆网站可开设“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心理热线”等栏目,鼓励青少年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及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同时配备具有
心理学专业素质的馆员,直接在网上与青少年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作出解答,使青少年因上网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排解。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网络道德教育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人心、人情、人理的德育绩效,从而引导未成年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会自主发展、自我教育,努力做网上文明人,体验做一个道德人的决乐。
3.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目前,我国上海、深圳、北京、南宁、福州、大连等地少儿图书馆都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站,并吸引了不少小读者上网访问。“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就是由全国十四个省市少儿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通过互联网络向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及各类型少年儿童工作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区_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作用,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过一人
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该项目自2002年6月在互联网开通以来,建立了拥有书目数据120万条,电子图书80000余种,各类型资源库20,多个,总容量达5256的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经过两年多时间,共有517000多人次的读者登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5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齐抓共管局面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家庭、学校应当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少儿图书馆要加强与信息产业部门、教育部门的联系,共同制定出本地区为未成年人网络服务的方案、计划,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引起重视,争取支持;要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强对校园网络或其他青少年网络的协作协调及联合开展活动;要帮助家长提高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指导作用,让家长成为管理指导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与各类型图书馆,主要是少儿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综合各馆实际,协调分工,不搞重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和全国范围内的一个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少年儿童信息资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