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淡化社会责任意识,不负责任地在网上散布有害信息
网络的交互性使每一个上网者既是网上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网上信息的发布者、制造者。在这里有的只是电子化的信息交流,所有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而不必担心去负责。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不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沉缅于网络社会,甚至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使个人主义膨胀,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青少年喜欢思考和发表见解,网上发言是他们比较热衷参与的活动内容之一。一些青少年缺乏网上发布信息的道德法律意识,经常随意在网上发布不良或有损他人的信息。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类:(1)暴露隐私或造谣伤人,对他人造成隐私权、名誉权侵害。如有的青少年或是为了发泄个人私愤,或是出于嫉妒,随意将他人隐私公诸网上。有的学生与同伴闹点小矛盾,便无中生有编造信息攻击和诽谤他人。(2)发生黑客行为,危害网络安全。青少年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近几年来黑客行为正在向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少数法律意识淡薄者,在一定的情境引诱下,则可能产生危害他人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网络犯罪动机和行为。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对于网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道德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寻求最佳的途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我位置
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观,使他们清醒地了解现实、了解自我,走出封闭的虚幻社会,抛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于为社会多作贡献。
(三)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多开辟健康有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