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2)
2017-11-12 03:54
导读: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随
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21世纪的社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络来塑造的,网络已经悄然渗人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在很多方面开始进人了数字化生存时代,生活在现时代的青少年一代,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会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而成为新的“网络世代”(the netgenera-lion),电脑和网络也因此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不会使用网络来工作、学习、生活的人,无疑将成为社会的落伍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熟练使用网络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当前青少年信息来源快捷和复杂,青少年上网不可避免,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互联网推动人们的学习,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要使广大青少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网上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努力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现在的青少年,几年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信息时代他们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在信息时代对于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伟大事业在信息社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着重点之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复杂性所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
系统工程。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有待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而艰苦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乃至数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奋斗。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i皆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2004年6月30日的统计,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35岁以下占到823,其中18-35岁之间占到64.7%,在学生群体占31.9%。校学生是最大的网上群体,而且是最活跃的群体。在信息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同时,也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新型人才,尤其是消除我们与西方国家的数字鸿沟,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搞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着重点之一。
此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