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网络教育双向互动,开放、活泼,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性化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教育(当然包括德育)的基本模式。网络的精彩,使得学生真正能从思维上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开阔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提高了素质。
5、正是网络的开放、交互式的特点,真正拓展了学校德育的途径。(1)教师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查阅各地方德育工作信息,了解发展动态,学习新的具体方法......(2)建设校园网,通过过滤技术及软件让学生从原来的无限上网变为有限上网。实现采编人员过滤后的新闻上载、发布;学校工作动态上载;政策法规上载;网络知识竞技大赛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如何搞好校园网络德育建设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构建数字化校园文明的先导。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运用现代信急技术的重要性、紧迫感的认识,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文件和理论文章,使老师们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赶不上那个潮流,谁就必然被淘汰;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老师的传道、授业的地位的冲击,教师将失去先知先觉的优势,教师的作用将着重在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的能力;使老师们认ip,}0现代认息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朋友。意识增强了,观念转变了,老师们才会以最大地热情投人到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数字化校园文明建设的主力。
2、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学生思想教育经验、有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数字化校园文明的关键。
构建数字化校园文明,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米、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包括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班主任、党团员和师生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