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2017-12-07 04: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别是在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原有高等教育评估的基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实践体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与基本走势。

一、权力结构的均衡化

西方高等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黄金时期”后,于80年代纷纷开始了高等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中央集权型管理体制与地方分权型管理体制、市场主导型管理体制与政府控制型管理体制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点,不断走向融合,寻求在新的起点上达成新的平衡。反映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上,其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三种基本力量,即国家权力、市场和院校自冶,逐步走向相互制约与平衡。

1.原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控制型模式,注重赋予高校更大的自治汉,并越来越多地吸取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参与质量保证

从本质上讲,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必不可少的,但是,市场始终是第一机制,国家为第二机制,只有市场调节不了或调节不好的,才需要国家政府的调控。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其前提是政府必须简政放权,确立高校的市场主体地位,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是因为,如果高校不是市场主体,就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也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教育资源,这也意味着政府必须完全负责提供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资源。然而,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支付能力已捉襟见肘。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放权,赋予院校以市场主体地位,让院校在市场竞争中去获取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许多传统上实行政府控制型管理体制的欧洲国家,其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围绕如何通过分权、“松绑”、增强院校自治等方式达成国家、市场与院校之间的平衡。各国通过改革,力图形成一种交换和平衡:一方面,政府放权,院校自治,另一方面,实行绩效责任制和质量保证制度。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家计划性最强的法国,其高等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就是大力提倡将市场原则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在行政管理、教育、研究和财政上的自主权。体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上,就是加强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独立性。1984年成立的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在监控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政府的资助水平和经费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荷兰政府在

1985年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质量与自治》的文件,允诺如果大学能够保证其质量的话,政府将给予其更多的自治权和更大的自主权。在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属于非政府组织的荷兰大学协会和荷兰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协会,以及2002年以后成立的众多外部访问和评估组织(VBIs),如荷兰大学质量保证协会(QANU)、荷兰质量局(NQA)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自主型模式和市场型模式中,政府通过立法、对评估机构的认可、对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等方式使其力量得到了加强在大学质量管理上,英国传统上由大学自身负责教育质量,政府不干涉大学内部事务。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荚型向大众型的转轨。大众化伴随着多样化——模式多样化、学生多样化、背景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因此严格立法、规划、监督和评估更加重要。从《罗宾斯报告》后国家学位委员会(CNAA)的成立到《迪尔英报告》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的组建,无不反映了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实行市场型模式的美国则是采用高等教育界引以为自豪的认证制度,其自愿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征,正随着联邦政府的介入而发生改变。联邦政府通过立法、经费资助、对认证机构的授权与认可等途径加强了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影响力。有学者在论及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特点时,将其概括为“自愿与强迫相济、独立与制约相倚、科学性与民主性兼顾、自治与责任并重”,是比较恰当的,反映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政府的力量在加强。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对物理光学教学的影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