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并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综合效应,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 长效机制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人,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的好坏。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高校推进,成才教育的基本方略和发展方向。探索并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综合效应,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科学体制,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
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构建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是指辅导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意识强,专业基本技能扎实,并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加强其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长期保持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相对稳定性。通过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建设,使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化方向发展,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思想教育专家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专家。
1.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在进行辅导员队伍选聘时,要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求应聘者必须是中共党员且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决策能力的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毕业生,同时还要求在学习阶段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笔试和面试量化打分,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去。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机制。长期坚持校内外培训相结合,以日常培训为主,建立分级分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培训体系,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能够终身从事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专家。
3.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以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建立辅导员行政职级聘任机制,要把辅导员职级纳入学校党委干部管理范围,设立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职级。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成立专门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职辅导队伍的职称评定评聘要实行标准单列和指标单列。鼓励攻读高层次的学位。为了不断优化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学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学历层次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更高学位。辅导员在职攻读更高学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