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是历史范畴
2018-01-08 02:0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恐怖主义”是历史范畴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9·11”事件受难者的血迹越淡漠,其象征性越突出;它越
“9·11”事件受难者的血迹越淡漠,其象征性越突出;它越远离,越成为需要解读其意义之文本化东西。这一事件如果可以被认为比柏林墙之倒塌具有同样改变世界的意义的话,在于它给所有不同倾向的世界力量――、、宗教与知识的――留下了值得思考的教训。
当为复仇激怒的小布什曾失言面临一场"十字军"式"圣战(基督教)"对"圣战(伊斯兰)",沉着老道的亨廷顿立即纠正,这不是一场宗教战争。布什遂改口说这场战争不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亨廷顿进而慎重地指出,这也不属于它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这似乎有些"叶公好龙")。知识左派自另有一番评说。在双子大厦废墟上留下后语境文化异质性之思考远比石油资源地单一经济原因复杂。
有一篇论恐怖主义根源的文章指出这场"恐怖主义的根源在现代性"本身,并质问:"究竟有什么理由认定’9·11’事件的制造者属于前现代?"如果是因为宗教信仰决定着"9·11"恐怖主义发动的这场战争之前现代性质,那么岂非"非犹太人-基督教信仰的人都属于前现代?恐怖行为如果是由西方国家或政府来进行,就是现代的;而由一个或几个非西方的恐怖组织来进行,就是前现代的?" 。
被置于"前现代-现代"与"缺席的后现代"线性上历史地提出,但其把"’文明/野蛮’、’现代/前现代’、’民主/专制’等二元分裂"作为可以从历史中抹去的"西方文化中心论"之"思维教条"却是非历史的。一种不同生产方式存在共时态的"当下性"遮蔽了恐怖主义的历史属性。 一 原教旨主义与反基础主义 塔利班为本·拉登牺牲了自己的政权,这是为什么?塔利班成员所受地属深得阿拉伯的瓦哈比复古主义教派之印度迪奥邦德宗教学校,其教职员对世俗文化、与妇女取轻蔑敌视态度,采取封闭式教学,其学生对外部文明孤陋寡闻。而本·拉登恐怖组织成员多为接受西方教育的阿拉伯国家成员,把这两种相反教育背景下的成长的知识者死生与共地结合在一起,除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就没有别的东西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998年本·拉登公开宣称:"无论是美国军人还是平民都将是伊斯兰圣战者打击的目标"。"911"袭击证明了这一点。极端的残忍起于极端的仇恨。"他们为什么这样恨美国人",这不仅是一般的美国人的问题,也使善良的人们普遍迷惑不解。本·拉登对美国没有私仇,此不共戴天之深仇大恨缘何而起?
20世纪初有一种基督教思潮,强调按照基督的生平和教诲来解释《圣经》文本,反对宗教改革以来的不断现代化与自由化倾向。这一思潮起于1895年美国尼亚加拉的一次《圣经》讨论会所提出的"承认《圣经》无误"等原则。这些原则于从1909-1915年出版《基础要义》神学教材展开,原教旨主义由此得名。这个字后来被扩张在广义上代替固守某种运动或派别对其基本原则的严格执着性态度。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死后,围绕着继承人与对注释《古兰经》的"圣训"的理解和阐释分裂出不同的教派,主要为逊尼派与十叶派。"逊尼"在阿拉伯语为"遵守圣训"的意思,逊尼派是根据权威性"圣训"汇编者布哈里和穆斯林二人的《圣训实录》建立的,在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时期逊尼派拥戴当权者,取得叙利亚的阿拉伯统治集团的支持便成为"正统"派地位,占压倒多数。少数十叶派被作为"异端"受到压制,常采取秘密活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下层人民相结合,流行于伊朗、也门等地。这样两个教派的斗争贯穿于伊斯兰的历史。塔利班便是阿富汗的逊尼派穆斯林,主要来自阿富汗人口多数的普什图族。
据本·拉登弟妹回忆,有一次本·拉登在家中突然遇见她没有佩戴面纱便立即转过脸去不愿正眼看她。这件事足以说明他对自己的信仰,对原教旨主义,虔诚到何等程度。本·拉登的嗜杀性起于几次中东-海湾战争后一个诚笃的正教徒对被视为异端的邪教之仇恨。他深信"美国是最大的恐怖主义",他的唯一战斗口号就是把美国人赶出阿拉伯。这是早在他童年的导师就灌输给他的教义:"当土地被异教徒占领的时候,圣战是伊斯兰的基本支柱"。随时准备殉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恐怖组织成员的梦想。伦敦的一位阿拉伯文报编辑阿特沃在采访本·拉登谈到伊斯兰教的圣地还有异教徒时,"这个全世界要捉拿"的恐怖大王,"竟然变得眼泪汪汪"。 本·拉登的人生可以说没有任何私心,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于真主,所剩在尘世上的只是杀灭愿望的肉身化,所以在任何公众场合出现他都离不开亲手杀死一个前苏联将军夺得的卡尼什科夫自动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