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苏联解体的民心因素分析(2)

2018-01-19 01:42
导读:经济结构的畸形失去了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 苏联的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十月革命刚刚胜


经济结构的畸形失去了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

苏联的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政权受到帝国主义的疯狂绞杀和围困。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不能保障无产阶级政权。列宁说过:“社会主义的唯一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机器大工业。”没有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其为国家”。[4](P41)斯大林指出,放慢重工业“就是自杀,连轻工业在内”。[5](P31)为此,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在工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37年苏联的工业农业产值的比重有1913年的42.1%上升到77.4%,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完成了对经济的技术改造,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声称:“苏联战胜世界帝国主义的突击力量————法西斯德国的胜利就是苏联重工业的胜利”。[6](P39)1955年在苏共中央一月的全会上赫鲁晓夫说:“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唯一的正确的道路,指责不重视发展重工业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右倾的复活”。赫鲁晓夫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也是采取了措施的。但由于赫鲁晓夫主观性大,改革缺乏应有的理智和规划。农、轻、重的比例一直没有协调好。经济畸形发展,农业严重减产,人民生活急剧下降,造成经济政治动荡,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在第八个五年计划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工业发展作了调整,宣扬“保证生产资料速度同生产速度接近”[5]但到1969年百年改变腔调,说“不可能把国家所有的资源都用于发展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福利和发展文化,大量的资金要用来国防[6]。在经济结构没有调整过来的情况下,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3大指出,苏共“在今后仍将优先发展重工业,更快的提高生产资料的生产的路线。[7](P12)苏共借口“国际局势尖锐化”极力使“苏联武装力量拥有最新式的和最高级的战斗技术设备。”结果占用了用于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资金和力量。1953年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9.2%,消费品只有30.8%。而这一比例到1973年时分别为74.0%、26.0%。与此同时,各种工业内部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原料浪费严重, 质量低劣,生产效率低。表现为: 生产速度下降,经济效率低下。工业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工业增长速度1951-——1953年平均在13%以上,以后逐渐下降,到1973年时仅有7.4%。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由1959年的7.4%,在到1973年的10多年里,忽高忽低,到1973年下降为6.0%。苏联集团“加强经济刺激”等一系列未能根本奏效。产品质量低劣,物资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低劣是苏联长期未能解决 的严重问题。在贸易中出现的不少低劣产品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更有甚者“阿塞拜疆石油工业机器制造联合公司生产的240个规格的设备中没有一个合乎质量标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苏联的工业被紧紧的绑在争霸的战车上。工业的财富很大程度上在所谓的援助第三世界人民的口号中花在了武器上。苏联的航天部队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机和吸尘器,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增加财富。苏联的工业活力日益枯竭。勃列日涅夫在任的后期时候问题已经积聚到很严重的地步。 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盲目乐观的说:“苏联打算在与西方达成协议的同时建设自己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在整个阶段结束的时候,即在80年代的时候,苏联的实力将达到无需同西方合作便有的独立和优势地位的水平。”美苏争霸为能使苏联普通民众得到任何好处。 普通的苏联民众,内心深处希望改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农、轻、重的比例长期未能根本解决。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和争霸方面,苏联高层的官员往往更热衷于军备竞赛。勃列日涅夫统治苏联18年是苏联稳定、发展和强盛的顶峰。是停滞和危机的潜伏期。也是错过改革开放的最好的时期。勃列日涅夫1976年大病一场后,变的保守、怕事、听不进任何意见。他领导下的老人高层政治集团暮气沉沉。缺乏改革的活力。
上一篇: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