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2)

2018-02-08 06:49
导读:2.2.3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及掌握知识的情况,独立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2.2.3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及掌握知识的情况,独立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获得正确的认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出问题,从重难点处制造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结合上寻找问题,然后教师再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2.4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或由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来研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激情与兴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新的知识点形成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设计开放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最后教师作概括、归纳、总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引导学生再去推广、深化,使问题进一步完备可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
3.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应当具备跨学科的教育能力。
3.2 教师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采用“学生学,老师导”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当、适时的提示、点拨、疏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旁听者”而是“学者”,老师也不是“讲者”而是“导者”。
3.3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利于拓展思维。

上一篇:新千年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