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08 06:4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无法激
摘要: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开展问题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问题教学法;方法步骤;注意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增强,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善于探讨现实问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改革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
1.问题教学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问题教学法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1 感知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内容是学生完成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做教材的主人,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明确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其次,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学会自学,学会分析和确定重点和难点;再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2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发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材料,如社会热点、时政等巧妙设问,同时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把思维引向问题,进而发现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2.1 联系实际设计问题。“老师讲,学生听”是教育界长期以来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这种方法已经演变成一种落后陈旧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弊端。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2.2.2 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问题设计。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不当,内涵处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思考;更不可为问而乱问,流于形式耗费时间。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上一篇:新千年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