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1)
2018-02-09 02:2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内容摘要: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如今,艺术多元化的
内容摘要: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如今,艺术多元化的大趋势与旧的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也较严重。因此,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 键 词:基础教学 专业教学 改革创新
一、目前设计艺术教育中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注重怎样培养学生通过基础课的学习,由浅入深地认识和掌握设计语言,并能把握和运用各种语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创作服务。然而,目前艺术类院系的基础课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大多数还属于传统模式,教学目的不太明确,学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临摹、写生之阶段,单纯追求写实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基础课的教学,教师要求标准仍倾向于为提高技术而深入刻画,是为真而画,并不是为美而画。写实技艺的能力训练能增强作品的表现能力,这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味地强调技艺而表现内容和思想却处于空白或盲目状态时,表现技巧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艺术设计不是复制自然的美,而是创造,是对内容进行形式美的创造。
在这样的基础教学模式及标准要求下,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时,针对设计特别是命题设计,往往是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针对命题而思考,思维方法和角度局限于平常的思维方式而无法突破,即使在收集资料出入图书馆资料室,往往也是漫无目的地浏览。有些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基础课成绩很好,可到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设计意识跟不上、思维放不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想象。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是独立的两个学科。
二、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原因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目前,有些院校的基础课教学还沿袭着前苏联美术教育模式,重视对客观对象结构关系的视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却排斥“艺术是心灵的”这一重要的艺术准则。重视对客体准确再现却忽视了对学生审美的感受和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表现局限于抄摹写实。传统单一的封闭式基础造型的训练与开放式的艺术创作要求已构成了冲突,由于长期写生,形体比例空间结构等要求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精力,造成那种潜性的形式语言得不到表现。传统基础教学模式强调统一的标准,规范学生严格按大纲要求,按老师要求来完成作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同化学生审美和个性表现,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好与专业教学目的相悖。
另外,在基础课教学中很少联系到设计,也就是上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中该起到什么作用,怎样衔接后面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认为画得像就是好。当然,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对以后专业学习的表现技法造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又出现了因招生条件放宽,导致学生入学基础水平下降。怎样在短的学时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钢琴基本技术训练
电子游戏的严肃化与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