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今年教师节以来,教育部党组连续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教授孟2冬女儿的回信精神,进1步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想到前不久亲身经历的1件事,我深感到胡总书记的回信语重心长,教育部的通知要求也非常及时必要。那是新学期开学后不久,我的1位乡下老同学,特地进城设“拜师宴”,还约请我这个在教育局工作的“人物”作陪。本来送孩子上学,接老师吃顿饭,联络联络,交流交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席间,几位老师喝得面红耳赤,同学居然怂恿孩子当场站起来敬老师酒,要求老师给自己的座位往前挪挪。那情景令我10分尴尬。没料到老师1仰脖子:“行!”1杯酒下肚,当场满口答应。
且不说我的同学不该把孩子带到那种场合,更不说在那种情况下不能直接“交易”孩子的座位问题。虽然这都是1些拿不上桌面的细节,但放在我们老师这边就不是小事了。联想到这几年在学校检查听课时遇到的1些小插曲,我的心中就很不是滋味。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波下,1些教师的师德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片面认为,社会在进步,那些陈规陋习也该摒弃了。诸如课堂上接打手机、有时酒后上课、课后打打麻将,到卡拉OK厅去OK1下,或者与家长吃喝点等等,都是人之常情,生活小节,不损形象,无伤大雅。因此在工作生活中个别教师往往放松警惕,降低要求,忽视这些“小节”,原谅这些“小节”,随波逐流,把1些不健康不积极的东西也带进了校园课堂。
殊不知我们的学生还是1张纯净的白纸,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的言谈举止、文明习惯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结果,不知不觉中会被学生所效仿。有的学生卫生习惯差,乱抛果皮纸屑,往往是教师常常随地乱丢烟头的“启示”;有的学生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或早退,往往是1些教师自律不严,不能按时上下课的“引导”;1些学生不爱说普通话,满口脏话粗口,往往是个别教师不文明用语的“写真”;有的学生赌钱上网游戏,往往是1些教师课后打牌的“翻版”;1顿饭1杯酒就能将座位“搞定”,孩子还有什么不知道学不会的......
师德师风建设在有些人看来是小事,但“‘小事’真的不能‘小视’。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教师,必须守住自己心灵的道德底线,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小节”、“小事”真正重视起来严管起来。孟2冬女儿孟菲说从她父亲身上可以读到教师精神,那就是治学和做人。孟2冬作为1名人民教师具备的不仅仅是学识魅力更重要的还有人格魅力。要知道1言1行事关师德形象,1点1滴彰显园丁魅力。我还是这样认为: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既然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常思“教师行为8不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以身作则维护好教师自己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