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能力

2018-06-25 06:4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能力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如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能力

朱必友

(重庆市丰都县3元镇邓家平完小,重庆 丰都 408207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要实现这1理念,首先要让学生有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1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是无法自主欣赏、分析1篇文章1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就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展翅高飞所需要的翅膀。

关键词:词语解释     替代法     搭配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8)03-0057-02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要实现这1理念,首先要让学生有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1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是无法自主欣赏、分析1篇文章1样。学生,就像呆在巢里的雏鸟,只有拥有坚硬的翅膀,他们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展翅高飞。“自主学习”理念,就是要为学生插上坚硬的翅膀,让他们展翅高飞,最终不教。“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就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展翅高飞所需要的翅膀。以下就该能力培养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总结出的词语解释的方法及教学案例,浅谈自己的见解。

1、翅膀生成、环境为先

评判这种题时,与词典上意思1致的我们会给满分,其它的则是“酌情给分”,我认为不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最起码的,既然词语是出现在“短文”中,我们就要在“具体”的短文中“具体分析”其意思,既然要求“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只有写出该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才算切合题意。所以只要“意思”到位,符合本文语境,就不能“酌情给分”,何况,在学习上,“背”只是低层次的学习,“理解”才是高层次的学习,就从这1点,更不应该“酌情给分”,只要意思是对的,就给满分,这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上也是1种最好的激励。

2、排除干扰、锻炼翅膀

工具书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老师应该鼓励他们拥有并且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我认为在这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1、布置预习任务时,就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避免学生大规模使用工具书查词语意思。

第2、上课时,让学生将工具书关上,避免他们不停的翻工具书。

第3、老师选择示范、练习的词语,尽量不选择工具书上有注释的。

第4、老师在引导、讲解时,尤其要突出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3、注重过程、潜移默化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很多方面都有联系,如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学生的语感以及语文知识的相关积累等,需要学生改变很多东西如以前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是1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既然是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上就要准备打“持久战”,首先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其实,我们有条件长期进行,因为教材教学就是长期进行,1篇课文是由很多词语组成,老师可以挑选学生可能不知道意思的词语为例进行讲解、引导,让学生在长期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并掌握。

 4、创造条件、百“学”千“练”

老师在教学时,其实手中也有很多的“权利”,在给学生出题时,我们可以加上“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如果单元测试试卷上没有这种题,或者相关的阅读试题上没有这类题,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添上去让学生练习,这样做,好处有两点:1是让学生经常接触这种题,多进行实践练习;2是以“考”促“学”,我们不是经常说:“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吗”?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考”的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鼓励学生,提升信心

随着年级的升高,试卷上记忆部分所占分值下降,灵活性的题越来越多,很多同学拿到阅读理解以及解释词语,心里没有底,很害怕,不相信自己,结果看都不看就放弃。这时,老师最应该的是鼓励他们,要他们敢去做,这也需要在课堂上体现,引导他们试着解释词语,说出其在本文中的意思,还有1点,要他们在解释后,翻开工具书,对照1下,然

[1]   

    上一篇: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