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浅议导入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王文乔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导入语这1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略的1个教学环节。良好的导入语,它将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活泼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导入语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8)03-0048-02
俗话说:“龙是1条,各有各的耍法。”耍龙是1门艺术。那么,教育教学也1样,每个教师也都有他自己的1套教法,同样也是1门艺术,但,更是1门塑造人之灵魂的至高艺术。
作为1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新课标下,都知道1堂语文课的组织教学基本上是由导入新课、课文的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拓展延伸、总结和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组成。
有的语文教师则认为,在导入新课、课文的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拓展延伸、总结和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问题探究、拓展延伸”这两个环节了,只要将教学精力放在这两个环节上,那么,这堂课就大功告捷了,其他的环节也就无关紧要了。这两环节固然重要。但笔者则认为:导入语这1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1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导入语这个环节的话,就像耍龙1样,龙头耍得不好,龙身龙尾不管怎么耍法,也都不会激起观众的兴趣。
人们常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是的,这句话说得1点不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1样,就如春天播下了优良的种子,这就预示着秋天的丰收已成功了1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1堂课如果有了良好的开端,那么,这堂课就会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酿造良好的、活跃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师要营造怎样的导入语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笔者的1点点体会。
1、营造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悬念,我们在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是经常遇到的1种吊观众胃口的1种方式,每每看到故事的矛盾冲突激发到了顶点的时候,突然本集电视剧结束了,给观众留下了“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分解。”的悬念,吊着观众的胃口,来吸引观众继续收看下1集电视剧。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1个个吊着学生胃口的悬念的开场语,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们在教学《香菱学诗》1课时,可以运用这样的1个悬念做导入语:“《香菱学诗》是选自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4大名著之1,是1部百科全书,它集建筑、医学、烹饪、官场、文学创作等等为1体 ,本课就是写关于怎样写诗的知识。香菱拜谁为师?她的师傅是如何教她作诗的?她学诗的态度是怎样的?……”,设置这样的种种疑问?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说明文《死海不死》1课时,1开课,我们可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1般的海里都会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在亚洲的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就有这样的1个海,没有生长任何生物,就连海边都寸草不生,这是为什么呢?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不会游泳的人即使掉进海里去,也不会担心会被海水淹死。这又是为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