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培养学生合群心理的探讨

2018-06-25 06:3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对培养学生合群心理的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对培养学生合群心理的探讨

刘倩玉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第1学校,陕西  西安  710089)

  要:笔者认为在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训练和完整人格养成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合群心理的培养,努力使他们学会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支持和交往技能,主动积极地与他人和睦相处,树立强烈群团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合群心理  教育教学  个性心理  人格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8)03-0040-01

 

学生合群心理在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决定学生在学习时代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能否全面的发展,而且还将会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是否会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群团合作,将会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身心的健康和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古语云,“和为贵”,“和气生财”。科学研究证明,不论在哪种人际关系中,协作都比竞争有更高的效率。而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居住单元化,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批评或过于限制约束,使学生彼此隔离,相互往来少。同学与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他人之间,不能很好地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长大后就不易与别人很好地合作交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1步转型,网络社会的形成,这种状况将会更加突出和普遍。因此,在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训练和完整人格养成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合群心理的培养,努力使他们学会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支持和交往技能,主动积极地与他人和睦相处,树立强烈群团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合群心理,必须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要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达到“忽如1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良好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有关团结友爱、学会合作的教育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合群心理的辅导

如思品教材《学会与同学合作》1课,通过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和李榕等同学办报事例,使同学懂得要把集体的事办好,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接着让学生交谈以往自己在与同学合作中,办事成败的经历,从中提高思想认识,进1步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专心致志的听讲,积极主动的思考,大胆的发言和讨论,特别是鼓励胆小、性格孤僻、不善言谈的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以养成学生的合群心理。

 2、在课外教育教学中,多组织1些集体活动让全体学生来参加,克服不合群心理。

如结合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某1些方面知识的辩论赛。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辩论小组,让大家在辩论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并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或举办知识竞答接力赛,或组织参观大中型企业现代化的硫化生产线和1体化的管理系统,让学生们具体感受协作、合作的魅力与威力,从而逐步提高个体适应集体,适应社会的能力。

 3、在指导家庭教育中,要反复提示家长1定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变化、学习情况和在校内外的表现,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合作。

家庭内部也要和睦相处,家长要多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而不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更不要过于限制约束和1味地批评孩子,以避免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使得两代人之间出现“鸿沟”、“隔膜”。家长要善于认识并勇于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弱点,走出“火柴匣”式的单元房,深入到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去,与群众打成1片,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为学生合群心理的养成鉴定良好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1场经济社会发展革命,这场革命将像以前文字、印刷术和蒸汽机等发明那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教育正进行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全新革命,努力让学生个性解放,全面发展,学会生存,适应竞争,这是根本性的要求,关乎教育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合群心理具有10分重大现实意义和极强的针对性,值得我们作进1步的思考和再探索,努力取得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1]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体育干预措施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