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业成本法(17)
2013-09-03 01:04
导读:1、首先,利用ABC提供的详细资料在同性质作业中对比分析,立刻发现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动力成本和生产设备折旧成本明显偏高,要降低ZH型产品的成本,
1、首先,利用ABC提供的详细资料在同性质作业中对比分析,立刻发现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动力成本和生产设备折旧成本明显偏高,要降低ZH型产品的成本,主要应抓住这两个关键作业。
2、其次,进一步分析ABC的计算过程,发现这两个作业成本高的原因由一个共同的因素引起,即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占用小时数多,为H型产品的12倍,就是说,ZH型产品占用机器的一部分时间,是不增加价值的作业。这就使ZH型产品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更加明确: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减少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就能大幅度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成本。
3、接着EPW厂成立以技术和设备人员为主的项目组,就如何降低ZH型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作为突破口开展工作。经分析和研究发现ZH型产品机器小时数为H型产品的12倍,是两个因素的乘数作用使然:一个因素是ZH型产品的每批工艺耗时为40分钟,是H型产品的2倍;另一个因素是每批产品出产数量:ZH型产品1只,而H型产品6只。针对这两点,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艰苦努力,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使ZH型产品的工艺耗时降到30分钟/批;同时设备人员通过工艺改进力争每批ZH型产品产量提高到3只。耗时和产量的变动使ZH型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4倍,其中单位机器小时数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成本大大降低。在ZH型产品需求没大的增长的情况下,所节约的工时每月可多生产H型产品3000只以上,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对H产品的需求。
4、在此基础上该厂结合市场情况对定价重新决策,H型产品由原来售价150元/只调整为135元/只,ZH型产品由原来售价250元/只调整为288元/只,使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5、该厂运用ABC的原理对H和ZH产品进行长期跟踪监控,从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到生产、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成本和战略,随时调整产品价格和投产决策,并且把各个环节的成本都纳入ABC的成本核算范围之内,运用价值链观念进行长期的、全面的管理,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企业形象,更好地推行了成本领先型市场经营战略,增加了市场份额。
6、在长期全面推行ABC的过程中,EPW厂对ABC系统自身不断探索并进行改进,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使之与企业“成本领先”战略有机结合,如选取更实用的成本库、把作业中心与责任会计中心相结合,对成本动因选取的合理性进行持续改进等,使该厂逐步形成了真正适合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ABC系统。
四、从EPW厂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要回答“如何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运用ABC实现战略成本管理”这一问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一)ABC消除成本信息失真问题、揭示出科学的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成本管理和战略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福建X公司中总结出的经验,在EPW公司仍然适用,而且X公司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里仍然需要关注。
(二)EPW公司进行的战略管理,是ABC在动态的、战略层面上的体现,其主要手段是应用了ABC思想中的价值链分析和相关的管理措施(ABM),这是区别于普通战略管理的。普通战略管理强调的是企业使命和企业目标,强调企业总体的、长期的问题,显得比较粗略,操作性比较差;但是运用ABC的战略成本管理,强调运用作业为基础的成本信息和管理手段来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其特点为:
(1)从战略管理内容来看, ABC和价值链基础上的战略成本管理,把关注重点放在了经营成本和业绩产生的内在原因方面,通过揭示成本和业绩,不仅仅提高经营业绩或效果,更重要的是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效果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效果指活动的结果,强调活动对组织外部的影响,而对资源消耗不关注;效率则指活动的原因而言,强调的是单位活动对资源的消耗率,而对活动给外界的影响不予以强调。比如,有A、B两个工人,A每天工作10个小时,生产150单位产品,平均每小时15个,B每天工作5个小时,生产100单位产品,平均每小时20个,则A的工作效果比B好,但是B的工作效率比A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