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业成本法(8)
2013-09-03 01:04
导读:(二) 香港地区应用ABC的基本情况 ABC在过去10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截止至1999年,ABC在香港的使用并不广泛。调查显示,1999年香港地区有10家企业
(二) 香港地区应用ABC的基本情况
ABC在过去10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截止至1999年,ABC在香港的使用并不广泛。调查显示,1999年香港地区有10家企业已经使用ABC(4家上市公司和6家非上市公司),使用ABC的平均年度为四年;另有4家(2家上市公司,2家非上市公司)即将实施;在没有使用、暂时也不打算使用ABC的76家公司中有37家知道ABC知识,有39家知之甚少。很显然,大部分公司接触ABC的时间还不长。
1、使用ABC的行业情况。香港公用事业的使用率比其它行业都高,这点和工业制造企业使用ABC程度较高的假设并不相符,因为工业企业通常被认为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具有使用ABC的优势。这大概是由于公用事业(如电力、自来水等)业务种类固定,规范化较强,易于开展ABC比较复杂的会计操作。
2、ABC的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比较。香港使用ABC的公司比没有使用的企业规模要大一些。可以推测,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规模较大的公司对精确成本信息有着更大的需求,而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信息的提供中心,有更多的成本信息资源来实施ABC。
3、产品的多样性。与经典理论不同,香港产品比较复杂的企业使用ABC反而较少,这大概是由于产量大、种类多的产品成本分配更加困难,导致对不少香港公司而言,实施ABC太复杂、太昂贵,还不如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这也说明不少企业还没有认识到ABC对于产量大、种类多的产品分配活动的重大意义。
4、竞争的压力。1991年Cooper和Kaplan认为:公司内部竞争程度比较高的时候,ABC将会发挥重要的优势,因为高度竞争性的产品由于盈利较少,更需要精确的成本信息来确定真实的盈利情况。然而,在竞争压力方面,香港使用和没有使用ABC的企业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这说明香港企业应用ABC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并非迫于形势、被动应战,但是也难免使这些香港企业对ABC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感受不深。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成本结构。理论上讲,ABC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制造成本)的分配上,如果企业的制造费用很高的话,使用ABC会比较有效。但是在香港,使用和没有使用ABC的公司,间接费用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这进一步表明,香港企业采用ABC不是被迫的,而是具有一定主动性,但是也决定了这些企业中ABC对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改进作用不会太明显。
6、实施ABC的动因。为了主动获取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是部分香港企业使用ABC很重要的原因,为了积极改善经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7、实施ABC得到的支持。最高管理部门是其主要支持者,这又为进一步应用ABC创造了条件。
8、应用ABC实践中的难点。香港企业实施ABC最困难的是如何保证作业中心为ABC系统收集准确可靠的资料,同时,在新的作业活动、新产品和新机构中实施ABC同样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将ABC与传统的会计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平稳过渡也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需要补充新的熟练技术人员。这些与经典ABC理论是一致的。
但是,调查显示,标识作业成本库和确定成本动因被认为是ABC组成因素中最简单的,这和经典ABC研究的结论刚好相反(因为ABC理论认为,正确确定成本动因是很困难的)。这大概是一些香港企业对ABC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比如,香港部分企业对会计方法的定义与我们就有出入:有的公司使用的会计系统非常类似ABC,但他们不叫ABC;相反有些自称使用ABC的公司,却使用传统的“成本库”和“成本动因”,而没有使用ABC特征的成本库和成本动因。又比如,财务会计部门并不是香港支持ABC的重要力量,比其它部门更少使用ABC的数据,固然有可能因为一些会计人员认为ABC对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作构成了威胁,但是更有可能由于会计人员对ABC知识了解甚少。这些都说明ABC在香港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9、对ABC的满意程度。香港公司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持有较低的满意程度,在使用ABC之后,大多数方面如业绩评价、成本削减、过程改善等都获得了显著提高,有的几乎提高了100%。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香港企业对ABC的满意程度持续大幅度增加,比得上美国近几年制造企业利用ABC在成本系统改善方面所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