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业成本法(9)
2013-09-03 01:04
导读:10、一些企业不采用ABC的原因。缺少足够的ABC人员是一些企业不实施ABC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缺少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这和经典的ABC的结论
10、一些企业不采用ABC的原因。缺少足够的ABC人员是一些企业不实施ABC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缺少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这和经典的ABC的结论一致。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对传统会计系统已经比较满意,因而不采用ABC,说明这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采用ABC的必要性。
总体上看,香港企业虽然对ABC的了解还不十分深入,但是,由于一些企业逐渐认识到ABC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所以对ABC有着比较主动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香港与大陆地区地理和文化环境比较接近,因此ABC在香港应用的效果和经验,也为大陆地区推广应用ABC提供了一定的信心和借鉴。
(三) ABC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应用的总体状况
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高新技术迅速发展,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顾客类型日益复杂,产品需求类型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于是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开始努力尝试ABC核算法。有的企业还在ABC基础上采用了“柔性生产系统”,生产灵活、反应迅速,从产品设计到制造,从材料配给、仓储到产品发运等,均实现了自动化,取代了传统大批量的生产系统。但是真正推行ABC的企业仍然不多, 以1985—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531个报道为例,从中剔除关于地区行业或非盈利组织报道的样本134个,得到有效样本397个。在这397个样本中,各种成本管理方法运用样本有189个。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如表3-1:
表3-1 成本管理方法统计
ABC 目标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 PD CA法 质量成本 其他 总数
样本数 6 161 2 2 10 8 189
比例 3.17% 85.19% 1.06% 1.06% 5.29% 4.23% 100%
从统计结果看,目标成本方法是企业运用最多的方法,占85.19%,实行ABC的企业只占3.17%。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ABC的应用的确不够广泛,另一方面,与我国企业界中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和定额成本等概念与目标成本经常混用、难以甄别有关。这与1999年中国
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企业代表们的观点一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报道中,运用ABC、ABM或有类似经验的6家企业主要有表3-2所列这些:
表3-2
报道年份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1986 上海缝纫机一厂、四厂 缝纫机
1987 上钢三厂 特殊钢材
1990 二汽集团 汽车整车
1994 枣阳野马自行车厂 自行车
1996 湖南常德中兴机械厂 榨油机械
1996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飞机
虽然有意识地运用ABC的企业较少,但在一些自发总结的管理经验中却闪耀着ABC、ABM的思想光芒。与国外和香港相比,这些应用ABC 的企业的特点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
1、目标成本与ABC可以“兼容”。
资料表明,目标成本仍是我国企业中运用最多的成本管理方法,同时,在有ABC或ABM运用经验的6家企业中,就有4家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方法,这初步表明,目标成本管理与ABC在企业中可以并存。
其原因是:在传统目标成本管理方式下,产品成本被尽可能降低,以保证在市场接受的单价水平下,企业仍有赢利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成本需要反复计算,而ABC就是一种适应复杂成本计算、能够使成本计算更精确的方法。因此,作业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
在两种方法并存的企业中,两种成本管理法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实行的。ABC主要针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过程和质量管理,而传统目标成本则主要针对材料、人工消耗、非生产性开支等。这种现象也说明,我国不少企业ABC经验大多产生于局部性或专门性的管理当中,是“零星”的,尚未贯穿于全面管理当中,不具有全局性。
在先进的电脑一体化全自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工时等的消耗是电脑控制的,因此它不再需要所谓定额的、计划的或标准的成本来控制。然而,在半自动化的生产系统中,只要直接人工占有一定比例,“定额式”的目标成本控制就是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定额控制同样也可深入到作业的层次,与ABC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