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论(6)
2014-09-10 01:18
导读:八、儒教和***教 中国农村人民和欧美国家人民餐桌上摆的东西,可能大不相同,而营养之理则同。塑料花几乎可以乱真,却毫无真花的生命。有些人以为
八、儒教和***教
中国农村人民和欧美国家人民餐桌上摆的东西,可能大不相同,而营养之理则同。塑料花几乎可以乱真,却毫无真花的生命。有些人以为中国古代的墨子讲了“兼爱”又讲“明鬼”,就与***教的博爱和信上帝相同。儒家重知识,和《圣经》旧约中亚当吃了聪明果就不敢见上帝的故事大异其趣,于是以为儒学和***教是截然不同的事物。实在墨学是功利主义的,并不知道“天命之谓性”的那个“性”。虽年龄战国时期孔墨并称显学,后来墨学演变为一些侠义团体,渐至无传。而儒家却有博厚、悠久、高明的生命。
儒家无论从本体、从工夫、从效用上看,都和***教相一致。撇开各自的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外形的不同,穷根究底,它们同源于一个真理。并且天上地下原只有一个真理而没有第二个,尽管名称不止一个。(实理同而名称不同的事物还有,如西方来的“三角法”,中国原叫“勾股术”。)儒家讲天、性、心,(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些在***教就叫父、子、圣灵。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天生德于予”。可见孔子讲的“天”是有超过一切人的知觉的,能生德于圣人的至高者上帝。并不是荀子讲的那个自然界的天(董仲舒也有此失)。而是子思、孟子所述,能降真性于人的天。性是天降衷于人的唯一真理之源,即上帝的独生子。耶稣为爱人类,拯救人的灵魂,舍身钉死十字架上,所以他是独生子的化身,《圣经》中称为“道成肉身”。而良心(知己)是性的发用,即圣子所差来的圣灵。
尽其知己(心)真诚彻底往做,就能灼见性体,这叫做“尽心知性”。而***教说信徒如诚信地依圣灵行事,就可以见到子的面。见到“子”就是见到“父”,在儒家就说“知其性则知天矣”。“子”从“父”里面生出,圣灵由子差来,所以父、子、圣灵三位一体。而心之尽处便见性,性的源头即是天,从而可知天、性、心是三位一体的。二者相对应。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从功夫上看,***教说“上帝就是爱”,从这里生出爱人如己和种种道德要求来。儒教说性的本体是仁,从这里生出推己及人和种种道德要求来。细读《圣经》新约中耶稣保罗之所言和孔孟之所述,而为宋明儒学所精思力践的道理,实际是一致的。
固然***教和儒教在表面仪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些是耶稣和真正儒者所不重视的。《圣经》新约说到法利赛人最重仪式。耶稣说:“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而外面是不重要的,里面才是重要的”。“外面”是指各种仪式,“里面”指清洁仁爱的良心。汉儒考证实堂辟雍的制度,累若千万言。王阳明先生说,这是“敝精于祝史之糟粕”。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奠。”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都指出礼节不如怜恤的重要。
从效用上看,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华文化,其核心就是儒家文明。而在欧洲方面,公元五世纪野蛮民族南侵,罗马帝国覆灭。古希腊罗马的典籍文化,却赖***教经院才得以保存下来。其后这些蛮族皈信***,社会迅速演进,最后形成今天的西方社会。德国人马克斯·韦伯所著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以为新教伦理推 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大凡观察过西方社会的人,都知道它和***教伦理息息相关。说***教文明主宰着西方社会也非过言。
有一件事应当引起人们深思。自十七世纪西方开始现代化进程之后,影响遍及世界。但伊斯兰文明的北非、中东,虽紧邻西欧却完不成现代化。近年中东国家石油美元虽多,按其人民的教育水平、政治的***程度、男女同等的精神等社会特征来看,却仍只能算发展中国家。印佛文明的南亚,接触西方比远东各国为早,也没有完成现代化。而远东各国在和西方气力接触之后,社会就沸腾起来。百余年中,日本实现现代化于先,亚洲四小龙随后跟上。数千万侨居世界各国的华人,也表现出他们具有现代化的活力。中国大陆虽因其大而需要更多的推动力,相信它在未几的时间以后,也会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