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值与人力资本的终身开发(2)
2015-04-30 02:52
导读:图中OK是资本投入量,OL是人力资本系数z为1时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在K/L的匹配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生产量线Y,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的A点上相组合进行
图中OK是资本投入量,OL是人力资本系数z为1时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在K/L的匹配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生产量线Y,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的A点上相组合进行生产。为了便于分析,假定无劳动力数量增加,当人力资本系数趋于提高时,即z>1,实际劳动的投入量增加为OL
1,产量从Y增加到Y
1。可见,尽管生产中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增加,即名义劳动投入量仍为OL,但由于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导致产出水平从Y上升到Y
1。同时,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使实际资本与劳动的匹配从K/L变为K/L
1,这也说明资本—劳动比是可变的。由此可以推断:第一,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提高了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劳动投入要索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第二,在资本或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通常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实现对资本或资源的不完全替代,改变资本—劳动比,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因资本或资源不足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除要素功能外,人力资本还具有效率功能,即可以提高人力资本自身以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对于前者,有些学者在他们的理论模型中甚至假设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不会递减;对于后者,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或者使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减缓。此外,人力资本投资增加还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要素,从而降低单位产出的投入成本,这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对于缺乏物资资本的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力资本充值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尽管如此,必须注意的是,上述分析是在假定人力资本不会发生贬值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前提显然与经济现实不相符。事实上,由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力资本的贬值正不断加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也在不断降低,这不但影响到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效率功能,进而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产生负作用。因而在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必须放弃传统的人力资本不贬值的假定,重视人力资本贬值对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进行人力资本充值(或称充电),即将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因素受到各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包括数量与质量)及其价值水平的相对性、暂时性以及可逆性的减少和损失进行的人为补充行为,以缓解或克服人力资本贬值,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由于人力资本充值以人力资本贬值为前提和条件,因此,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变化将取决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即人力资本的存量及价值水平的高低与否取决于贬值与充值的速度快慢或消长。(1)若V
充值-V
贬值>0,则人力资本的存量及其价值超过原有水平;(2)若V
充值-V
贬值=0,则人力资本存量及其价值维持在原有水平;(3)若V
充值-V
贬值<0,则人力资本将继续发生贬值。
人力资本充值与贬值所表现也来的三种关系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人们通常如此认为),而具有更为复杂的情况。人力资本充值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其与人力资本贬值之间的互动而表现为三种情形:(1)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2)维持经济增长水平;(3)延缓经济衰退。
把人力资本贬值纳入经济分析,则人力资本系数的变动是可逆的,当然,我们仍假定z≥1。假定初始的人力资本系数为3,发生贬值后的某一时点上,人力资本系数降为2,之后,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则充值后的人力资本系数存在三种情况:大于2;等于2;小于2但大于1。与之相对应,经济生产也表现出三种情况(图2)(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图中OK是资本投入量,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