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值与人力资本的终身开发(4)
2015-04-30 02:52
导读:(二)基本运行机制:微观视角 终身教育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相互沟通的新型教育体系,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人力资本个体在其整个生
(二)基本运行机制:微观视角
终身教育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相互沟通的新型教育体系,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人力资本个体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活动。个体通过接受教育与培训,实现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的人力资本不断发生贬值,为了缓解与克服人力资本贬值,个体必须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接受教育,进行人力资本充值,进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
如图4所示,人力资本个体在接受完各级各类教育后,获得或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假定为F
1;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不断老化、更新,同时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人力资本发生折旧或贬值,人力资本存量下降至F
2;为了促进个体职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以及家庭和个人)必然会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假设人力资本存量回升至F
3;而后人力资本又发生贬值,人力资本存量下降至F
4;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又继续进行充值到F
5,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人力资本个体退出职业生涯或死亡。虽然人力资本充值的过程具有复杂性,但这一基本的运动轨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人力资本充值是一个持续发生的过程,这是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所难以满足和完成的。尤其在知识社会,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日益提高,以及人力资本充值需求的日益膨胀,传统学校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必须大力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保证人力资本充值持续进行甚至贯穿于人力资本个体的整个一生。
四、构建人力资本终身开发体系的若干思路
尽管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为人力资本的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与保障,但是仍然存在“教育的乌托邦”的嫌疑,而且具有浓厚的社会价值色彩。因此,必须积极探寻并且有效实施构建人力资本终身开发体系的思路及具体的对策措施,以确保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
(一)重视人力资本充值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过程,教育往往是积累性的,因而决定了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前提。从人力资本持续开发与充值的角度看,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教育前提如果不具备,则无论提供多少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的机会,也不能指望会有什么成果。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没有教育的积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的终身性。因此,教育应当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分工,早期的
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集中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而不应过早与过多地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避免因沉重的学习压力与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所产生的厌学情绪。由于早期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终身教育的发展必须保证每个社会或员都能够得到基础教育,从而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的目的正是为了贯彻这一意旨。而且,早期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意味着严格规定了其后的教育履历,通过回归教育,对其所做的补偿是一种极难的事业,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习个体在遇到人力资本贬值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人力资本充值,规避人力资本贬值风险。
(二)积极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以满足人力资本充值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贬值现象频繁发生且日益加剧,对劳动者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影响。这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开发不应仅停留在早期阶段或传统学校教育阶段,还必须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确保社会成员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与培训,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人力资本充值的保障,因而成为判断终身教育体系是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正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反思,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力资本充值与增值、规避人力资本贬值,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但通常也是容易为各级政府以及包括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忽视的部分,政府必须从制度安排上激励企业积极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